第761章 风雪夜归人

手底下的开襟小娘,哪怕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过错,都会遭到她的毒打。

可就是这么一个生前心狠手辣的姑娘,在其死后,想要做的,居然是造福家乡,奇了怪哉。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其行也善?

不管如何,石毫国此行,除了苏心斋之外,就到此结束了,接下来,宁远就会离开此地,踏足朱荧王朝。

剩下的几头阴物,可以暂时延后,等自己与阮秀汇合之后,再去慢慢完成就可。

想起自己那个媳妇儿。

胡里拉渣的邋遢男人,抬起头来,眯眼而笑。

心情大好。

所以他又把搁置在地的破碗,拿了起来,然后又屁颠屁颠的跑去排队,做了第二回“乞丐”。

……

这天夜里。

州城一处偏僻陋巷。

一位女子阴物,站在生前的家门前,朝着一袭青衫背剑,款款施礼,微笑道:“先生可以收回符纸啦。”

“为我了结心愿,让先生破费了,小女子无以为报,只能盼着下辈子有缘再见,再为先生鞍前马后了。”

这是宁远送别的第三个阴物。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见多了生死,打定主意不会再劝的宁远,到底还是没忍住,轻声问道:“慕容姑娘,不再多想想?”

她摇头道:“先生,一路走来,想得已经够多了。”

“我知道先生心善,要是我想逗留人间,先生一定会帮我准备好一切,说不定以后还能跟着先生,好好修行……

我要是个完璧之身,是个书香门第的姑娘,肯定就如此做了,虽然知道先生一定看不上我,但毕竟身份好一些的话,我就有足够勇气,站在先生身旁了。”

她伸手掩住半边脸颊,羞赧道:“关键我还这么丑,要是跟着先生,哪怕只是个端茶送水的婢女,给旁人瞧去了,也不太好的。”

宁远摘下腰间养剑葫。

她微微转头,看向同样背剑的长裙少女,笑道:“宁姑娘,昨儿个在仙家坊市那边,我帮你挑选的这件衣裙,可曾满意?”

宁姚侧着脸,伸手攥住兄长的衣袖,笑着点头道:“满意的,慕容姐姐的眼光,比我哥好多了。”

她最后看向苏心斋,轻声道:“苏姑娘,你与我们几个不同,虽然都是惨死,可到底生前不是什么开襟小娘,没有被人脏了身子,

也没有看过太多的腌臜,眼睛不算浑浊,还很清澈,所以我想替先生劝劝你,留下吧,

无论是做鬼,还是当个山水神灵,都可以的,跟着先生修行,去见一见以往从未见过的风景。”

苏心斋以手背贴住额头,泣不成声。

在离去之前。

这位复姓慕容的姑娘,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神一亮,快步跑到宁远跟前,学着上次某个姑娘的举动,无礼的伸出双手。

她抱了抱他,很快松开,又抬起他的脸颊,仔细凝望,要把这个……很是莫名其妙的山上仙师,死死记在心里。

随后转瞬之间。

她就魂飞魄散。

……

深夜时分。

一条去往北门客栈的街道上。

宁姚独自走在前头,少女穿着一件留仙长裙,身材匀称,双手搭在脑后,嘴里叼着一根兄长叼过的牙签,仰头看天。

宁远和苏心斋走在后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前者欲言又止,后者琢磨出了味道,故意先行开口,有些恼怒道:“宁先生,这次开设粥铺,咱们砸下去的神仙钱,最少都有四成,落在了郡守府那帮官老爷的口袋里,

既然我都能看得出来,先生肯定也早就知道了,凭你的本事,难道还会怕他一个大骊王朝的小小芝麻官?”

宁远反问道:“今天你在粥铺忙活的时候,难道没发现一件事?”

苏心斋歪过头,“啥?”

男人没好气道:“真是猪脑子,你想想看,我给这么多神仙钱,那粥里方才有些许荤腥,要是给少一点,会不会稀得真成了猪食?”

苏心斋忿忿不平,“可这也太气人了啊。”

“先生这么厉害,直接跑去郡守府,给那脑满肥肠的官老爷,来上几个响亮的巴掌,这件事不就能圆满了?”

宁远嗯了一声,又问,“那么之后呢?”

“等我离开,你觉得这个郡守,还会不会继续让那些粥棚药铺,存在七天之久?”

“退一步讲,即使他吃了苦头,不敢再偷摸动手脚,但以后呢?他在我这边挨的打,会不会在其他无辜之人身上还回去?”

苏心斋默不作声。

停顿片刻。

宁远耐心解释道:“身处这样的世道,很多时候,是没办法的,明知道是吃屎,可还是只能如此。”

“做坏事,不一定会有代价,可是做好事,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麻烦,好比这次救济百姓,你今天施粥之时,听了很多的好话,对不对?”

“可事实就是,这些好话,只有少部分是真心的,大多数,都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一旦七天之后,官府撤走所有的粥铺药铺,我们在这些老百姓口中,就会变成道貌岸然之辈。”

苏心斋长久无言。

她怎么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答案。

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可是细想之下,又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如鲠在喉,令人不适。

宁远给她一巴掌,很快又递出一颗枣,双手拢袖,笑眯眯道:“但是你记住一点,公道自在人心,无论旁人如何说,好事就是好事,福报就是福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苏心斋气笑道:“先生不去当个算命先生,真是屈才了。”

宁远点点头,“有这个想法,那么苏姑娘,等我回了神秀山,支楞起算命摊子的时候,你要不要做我的第一个客人?”

苏心斋猛然停步。

转头望去。

那个近在咫尺的青衫剑仙,被许多阴物尊称为先生的男人,胡里拉渣,但是笑容和煦,如沐春风。

她皱着一张脸。

随后默然点头。

……

朱荧王朝。

京师之外的某座仙家渡口。

神秀山渡船,阮秀独自坐在观景台上,身前悬空一本册子,右手执笔,正在认认真真写她的山水游记。

当然,这东西其实是宁远的。

当初分别之际,少女就从他那儿索要了过来,说是两地分离后,自己的一路见闻,也要写上去。

而宁远的书简湖之行,就等他回来再补上。

某个时刻,她突然撂下笔,叹了口气,站起身,趴在渡船栏杆上,就这么望着南边,思绪飘远。

冷风渐起,裙裾飞扬。

而那本悬停在侧的山水游记,也随之翻动了好几页,每一页纸上,都写满了某个男人的名字。

字迹娟秀。

一袭青裙,面容绝美的山上女子,幽幽一叹,神色恍惚。

好像自从当年,在青牛背石崖与他相识,她之后的故事里,就有些空泛,就只有一个姓宁的小子。

……

两天后。

在一个依旧酷寒的傍晚时分,两骑三人,顺利走过石毫国,抵达朱荧王朝边境。

在附近一带,完成一位小酆都女鬼的心愿过后,三人马不停蹄,直奔关隘重重的京师重地。

三人三斗笠。

风雪夜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