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颔首应下,跟着张铮往城内走。穿过城门洞时,风卷着城墙上的尘土掠过,他望着远处操练的士兵与搬运粮草的民夫,忽然轻声问:“将军如今已经占领洛阳,下一步可有什么打算?”
张铮脚步微顿,侧头望向蔡邕——这位大儒不仅精研经史,竟对时局也有独到见地。他坦然应道:“眼下局势错综复杂,必先安定时局,方能筹划西进迎驾之事。”
说罢停下脚步,转身定定望着对方。晨光漫过蔡邕布满皱纹的面庞,他缓缓开口:“是啊,牵一发而动全身。兵锋所指之处,往往民不聊生,用兵之事,确需从长计议。”
“先生一语中的,张铮佩服。”张铮拱手行礼,语气中满是敬意。
蔡邕闻言轻笑:“将军谬赞了。老朽哪算什么博学,不过是这几十载光阴里,见得多了、听得多了,偶有感触罢了。”
“先生过谦了。先进城歇息片刻吧,正好有几位老友也在,或可一聚。”张铮说道。
“哦?洛阳城里还有谁?”蔡邕眼中泛起好奇。
“卢植、皇甫嵩二位。”
“这两个老家伙,竟还在!”蔡邕顿时喜上眉梢,声调都扬了几分。
“晚辈围攻洛阳之前,已暗中将二位先生救出。如今他们安然无恙,正帮着稳定城中局面。”张铮解释道。
“快,带我去见他们!”蔡邕按捺不住激动,往前迈了半步。
“先生不先歇歇脚,再去相见?”张铮关切问道。
“不必了,不必了。”蔡邕连连摆手,态度坚决。
张铮见他意切,便不再多劝,引着他往卢植与皇甫嵩的临时居所快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