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那…周一下午吧。咱先说好,我就听听,不掺和……您看看,我说啥来着!就不能瞎出主意,出完主意就沾包。诶~~~”
一通电话打完,曲卓放回话筒在单人沙发上坐下,收敛起烦躁的情绪,主动问起:“说是让长岭召集一批青壮,准备的怎么样啦?”
“……”曲振江下意识看向张井岗。
“哦哦,是…是这样的。”张井岗匆忙间组织了下语言:“我们这趟过来,就是想问问人员上,具体有哪些要求。省的把人组织起来了,去那边再干不来活儿。”
“没那么多说法。身体健康,没有不良嗜好就行。有一定的建筑经验优先。”曲卓脸上正经,心里暗笑。
看来在老黎同志和三号计划外提供的“助攻”下,无暇叠加了“震慑”效果。
“内个……”曲振江想到路上张井岗的交代,委婉的开口:“既然最好有建筑经验,地区就有建筑队,直接拉过去呗。”
“两码事。”曲卓摆手:“地区建筑队是公家的,以后要承接公家的工程。从百姓里选人过去,主要是学习如何在沿海地区施工。
等学成了,可以组建一支有专项技能的,私企性质的建筑队。企业可以注册在长岭,是能够提供税收的。”
“哦哦,这样呀。”曲振江把不准好与不好,看了眼张井岗,又说:“不能耽误粮食生产,长岭能抽出的人手有限。如果地区各县抽人手,就宽裕多了。”
“不着急,人过去能不能适应那边的气候,能不能学会先进的施工工艺都还两说呢。大屿山岛的建筑周期很长,要持续很多年。
先从长岭选一批人去学着,看看效果。如果能成,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可以考虑扩大招工范围。”
“这样呀……”曲振江点点头。
他没听懂,但张井岗听懂了。
对“条件合适”四个字的理解十分的透彻,似乎无意的看了眼身边的曲振江,岔开话题:“咱的人过去干活儿,工钱方面……?”
“港岛那边普通工人现在的月收入,大概一千五到一千七左右。建筑工人属于体力劳动,工资要高一些,大概有两千块。”
“吼呦~”曲振江吓得瞪大了眼睛。
农村壮劳力一天十个工分,一个月下来才三十块钱。港岛最次一个月挣一千五,这差距……也太离谱啦。
“不能只看收入。”曲卓解释:“在港岛虽然挣得多,但花销也大呀。那边吃穿住行,都比内陆贵好多倍呢。”
“哦哦哦,对对对。”曲振江恍然的点点头。
张井岗的表情不像曲振江那么夸张,但心里也是一哆嗦。脑袋里飞速算了一笔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