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钱镠封王

孙儒凛然不惧,大步出帐,却回头对刘威说道:我闻劝杨行密避战不出者,便是先生妙计耶?倘我帐下有若先生之能者为我谋之,又安得此败!

于是出帐,从容就死。

杨行密重赏袁袭、戴友规、刘威三士,收降孙儒部众数千,选其精锐编练成骑军,皆命于甲胄之外复穿黑衣,称为“黑云都”,作为亲军,使心腹大将统领,此后坚不可摧。

景福元年八月,杨行密再入扬州,唐朝诏封其为淮南节度使。乾宁二年,又加拜杨行密为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行密遂以田頵镇守宣州,安仁义镇守润州。

升州刺史冯弘铎闻之,率众前来归附。

杨行密又派田頵等四出攻掠,自淮河以南、长江以东各州比被陆续攻下。复又向东进攻苏州,擒获苏州刺史成及,镇东军节度使钱镠为其兵锋所逼,固守杭州而不敢出。

字幕:钱镠,字具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

唐大中六年二月十六日,钱镠生于临安县石镜乡,大官山下临水里钱坞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相传其出生时天现红光,且相貌奇丑,父钱宽认为不祥,欲弃于屋后井中,但因祖母阿婆怜惜,方得保全性命,因而取乳名婆留。

钱镠自幼学武,擅长射箭、舞槊,对图谶、纬书也有所涉猎,成年后以贩卖私盐为生。

乾符二年,浙西镇遏使王郢拥兵作乱,石镜都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平叛。钱镠时年二十四岁,应募投军,被董昌任命为偏将,随军平定王郢之乱。

乾符五年,宣州、歙州一带朱直管、曹师雄、王知新等群盗蜂起,聚兵劫掠。钱镠率军一一讨平,因功被授予石镜镇衙内知兵马使、镇海军右职。

乾符六年,黄巢军劫掠浙东,进犯临安。钱镠先是虚张声势,其后诱敌伏击,以少胜多;而后又设疑兵计,使黄巢不敢进攻杭州。

广明元年,董昌聚集杭州各县乡兵勇,组建八都兵,以钱镠为石镜都副将。高骈召董昌、钱镠前往广陵,并对诸将称赞钱镠,谓其将来成就必能超越自己。

中和二年,越州观察使刘汉宏与董昌不和,命弟刘汉宥与都虞候辛约进驻西陵,欲吞并杭州。钱镠率八都兵渡过钱塘江,偷袭刘汉宥,火焚其营寨。

刘汉宏又命部将黄珪、何肃屯兵诸暨、萧山,亲自率军督战,但都被钱镠击溃。何肃、辛约战死,刘汉宏扮作屠夫,方始侥幸逃回越州。

中和四年,唐僖宗以宦官焦居璠为杭越通和使,劝令董昌与刘汉宏罢兵和解。二人皆不肯奉诏,刘汉宏命朱褒、韩公玫、施坚实等率水军屯驻望海,与董昌对峙。

光启二年,董昌命钱镠进攻越州,并允占领浙东后,便将杭州授于钱镠。

钱镠遂率军出平水,开山路五百里,直趋曹娥埭,收降浙东将领鲍君福。复进屯丰山,而后攻破越州。刘汉宏败走台州,被台州刺史杜雄生擒献于钱镠,斩于会稽。

董昌遂移镇越州,果将杭州让于钱镠。光启三年,董昌为越州观察使,钱镠则为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

不久浙江西道、淮南道先后发生兵变,镇海节度使周宝被部属刘浩、薛朗驱逐,逃到常州。苏州被六合镇将徐约攻取,淮南节度使高骈则被部将毕师铎囚禁。

钱镠命部将成及、杜棱攻破常州,将周宝接到杭州,但周宝不久便因病而死。

杜棱乘胜而进,又攻取润州,逐走刘浩,俘获薛朗。

钱镠处死薛朗以祭奠周宝,而后命从弟钱銶击破徐约,被唐昭宗任命为杭州防御使。

与此同时,庐州刺史杨行密起兵攻入淮南道,与孙儒、钱镠混战数年,终杀死孙儒,占据淮南道及浙江西道润州、常州。

苏州则被钱镠占据,并收编孙儒残部,组建武勇都。

景福元年,唐昭宗在越州设置威胜军,任董昌为威胜军节度使、陇西郡王;又在杭州设置武胜军,以钱镠为武胜军都团练使。

钱镠遂占据浙西数州之地,任用杜棱、阮结、顾全武、沈崧、皮光业、林鼎、罗隐等一班文武,势力逐渐壮大。

闪回结束。便在此时,杨行密擒获苏州刺史成及。钱镠为其兵锋所逼,固守杭州。

景福二年,钱镠升任苏杭观察使,征发二十万民夫以及十三都军士,修筑杭州罗城。唐昭宗又拜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承认其对浙江西道统治权。

乾宁二年,董昌野心膨胀,在越州自立为帝,建立大越罗平国,改元顺天,并任命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

钱镠谏道:明公闭门为帝,致诛九族、百姓涂炭,何如为节度使,能得终身富贵耶!

董昌闻言,怒而不听。

同年五月,唐昭宗诏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令其讨伐董昌。

董昌命部将陈郁、崔温屯兵于香严、石侯,并向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求救。钱镠趁其救兵未至,便命顾全武进攻越州,斩杀守将崔温,击败徐珣、汤臼、袁邠等。

不久越州城破,董昌被俘,在押赴杭州途中投江自杀。

同年十月,唐昭宗改威胜军为镇东军,任命钱镠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又加检校太尉、中书令,赐铁券,恕其九死。

钱镠前往越州受命,而后返回杭州,以越州为东府。

从此钱镠基本控制两浙,但因与杨行密边界相邻,免不得为争地盘权利,常相攻击。

镜头转换,按下东南,复说江淮。

乾宁四年,兖州朱瑾被朱全忠攻击,遂遣使寄书,向晋王求救。

李克用派李承嗣率兵援助,却被朱全忠梁军所败,朱瑾与李承嗣奔附杨行密。

杨行密得其淮北精骑,军力愈壮。朱全忠派葛从周、庞师古攻打寿州,杨行密便以兖州骑兵为主力,在清口击杀庞师古,葛从周逃走。淮南军追到渒河,又大败梁军。

朱瑾至此,方觉出了一口恶气,但心中犹嫌不足,尚存未解之恨。

按下江淮,复说东南。乾宁五年,钱镠复欲夺还苏州,与杨行密手下大将周本战于白方湖。最终周本战败,苏州复又归于钱镠。

小主,

天复元年,杨行密派李神福攻钱镠,战于杭州,又大败钱镠军。此后杨行密与钱镠有战有和,互无胜败。

光化元年,钱镠将镇海军治所由润州迁到杭州,并加检校太师。

唐昭宗命将其画像绘于凌烟阁上,诏改其乡里为广义乡、勋贵里、衣锦城。

钱镠平定两浙之后,基本停止征讨,开始与民休息。然由于三面受敌,仍经多次边境保卫战,主要对手就是淮南节度使杨行密。

天复二年,钱镠进封越王。

时有麾下二将,乃是武勇都左右指挥使徐绾、许再思,趁钱镠出巡衣锦城时起兵叛乱,攻打杭州内城。

钱镠闻报轻骑而还,偷偷潜入杭州,派马绰、王荣、杜建徽等人分别防守各城门,又命顾全武前往东府备变,以防叛军占据越州。

顾全武担心叛军会向淮南求援,建议钱镠先与杨行密联姻。

钱镠遂使第六子钱传璙,随顾全武前往广陵向杨行密求婚。与此同时,徐绾果然亦向淮南大将宣州节度使田頵求救。

顾全武到至广陵,游说杨行密道:观今日之势,田頵尾大不掉,不复愿为大王所制也。若使其得志,则必为大王心腹之患,更甚于钱王外境之忧。大王若召回田頵,钱王愿以亲子钱传璙为质,与大王联为姻亲。则江淮与吴越连为一体,其谁能与抗耶!

杨行密信以为然,遂将爱女嫁给钱传璙,即命田頵回军。

田頵领命,只得带徐绾、许再思返回宣州,但却将钱镠子钱传瓘留为质子,又索要二十万缗犒军钱,聊以泄愤而已。

自此钱镠与杨行密本是吴越之仇,翻作秦晋之好。

天复二年三月,唐昭宗被困岐王李茂贞驻地凤翔,偷派江淮宣谕使李俨前至宣州,拜杨行密为东面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封吴王,使其统兵讨伐朱全忠。

又传诏旨,加封其部下诸将:朱瑾为平卢节度使、冯弘铎为武宁节度使、朱延寿为奉国节度使,皆为遥领其职;加武安节度使马殷为使相,令即日起兵,北上勤王。

杨行密奉旨,便于天复三年起兵,以李神福为鄂岳招讨使,命其领兵进攻鄂州杜洪。

荆南刺史成汭前来救援杜洪,被李神福击败于君山。

朱全忠梁军攻打青州,刺史王师范派人来向杨行密求救。

杨行密乃派王茂章救援,大败梁军,杀其领兵大将朱全忠兄子朱友宁。由此朱全忠大怒,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王茂章,又为王茂章击败。

田頵趁机背叛杨行密,袭击升州,擒李神福妻子儿女,奔归宣州。

杨行密召李神福讨伐田頵,田頵派部将王坛迎击,又送信给李神福,以其妻子性命招降。李神福回复:某自微末小卒从吴王起事,今为大将,岂忍背离恩德,而顾恋妻子乎!

立斩来使,自绝退路,军士皆为感奋。

行至吉阳矶时,田頵命以李神福之子李承鼎为质,于肉军阵前再次招降。李神福呵叱左右射杀其子,继而挥师猛击,大败王坛。

杨行密另派台蒙引军自侧背攻击,田頵战败被杀。

便在田頵起兵之时,吴王部下另一悍将安仁义听说,以为兄弟同气连枝,随后亦反,焚烧东塘,袭击常州。常州刺史李遇出战,于阵前破口大骂。

安仁义止军说道:李遇何敢骂我?此处必有伏兵,三军速退。

李遇伏兵果然出击,追到夹冈。安仁义插旗于地,解甲吃饭,李遇军不敢追击。

安仁义离开常州,率部进入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