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本草入药的原始思路(2)

医武江湖 用之 1929 字 14天前

我们回到病人身上,病人是肾虚,表现是热证,所以熟地黄在虚上是对证的,甘能缓以及黑入肾嘛;女贞子和玄参既有苦味也是凉性,合起来苦凉就能降热,所以用在热证也是对证的,何首乌是既有跟熟地黄一样的甘味,也有跟女贞子和玄参一样的苦味,也是对症的。

再分析这处方,发现甘苦的药有三味,有点重复用药的问题,药简力专嘛,所以我们继续回到病人身上,病人是肾虚、热证,既然是热证,那么应该留下凉药,肾虚的话应该留下黑甘的药,所以这里应该去掉何首乌和玄参,因为何首乌甘苦涩微温,药力不专一的同时性也跟证有点不符,玄参甘苦咸,药力也不专一。

于是再次出现了一个处方,“熟地、女贞子”。

现在我们面临了一个问题,如何将三味“性和味”不相同的药合在一起,这里面我们就用到调和诸药的甘草这味药,甘草能将这三味性和味不相同的药合在一起,但至于用炙甘草还是生甘草呢?炙甘草偏温,生甘草偏凉,病人因为是热证,我们这里选择用偏凉的生甘草。

此时此刻,一个不考虑其它,简单肾虚热证的处方就出现了,“熟地、女贞子,生甘草”,熟地温补肾、女贞子补肾的同时降热、生甘草降热的同时调和诸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继续回到玄参上,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这玄参的色黑味甘苦咸性凉,色黑味咸正好入肾,甘能补,味苦性凉又能降热,这跟“熟地、女贞和生甘草”三味药合起来的处方的性是一致的啊。

有人会问那能不能只用玄参,不用那三味药?答案是可以的,可是在临床中只用玄参的话,会发现一个问题,病人喝了玄参后可能会出现胃酸的问题,长时间服用甚至会出现脾胃不良的预后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一问题呢,是因为单味的玄参中缺乏了护脾的药。

因为脾主运化,药物进入身体后通过脾,输送到指定的脏腑,单味玄参由于性凉,脾又是阳脏,久服单味玄参会损伤脾阳。

那怎样的药是护脾的呢?根据前文中的内容可以推出是味甘色黄的药,有人会问色和味知道了,那护脾的药的性是什么呢?这个要根据脏腑阴阳来论,脾属阳脏,所以护脾的药的性要跟脾性相和,得是温性,所以在很多处方中我们能看到炙甘草或者大枣这种色黄味甘性温的药,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护脾胃。

于是为了护脾胃,单味玄参的处方就变成了“玄参、大枣”两味药的处方。

但如果根据病人的证象分析玄参和大枣这一处方,会发现此方味偏甘、性又不是很凉,跟患者的证又稍微有点偏差,需要长时间服用此方才能有效。

写到这里,就出现了中医的派别之分,用“熟地、女贞、生甘草”是直达病变,用“玄参、大枣”则是从后天之本的脾着手,这两种理念造就了两种不同流派的中医,前者(A派)简单直接但风险比较高,后者(B派)迂回缓慢但风险较低。

A派在针对某些疾病时为达到一击必中的效果,会用到大毒之药,如果学艺不精容易发生医疗事故;B派由于选择了迂回缓慢的方式,基本上不会用到大毒之药,所以也很大程度上不会发生医疗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