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雨悄悄对张淑芬竖起大拇指,张淑芬回以微微一笑。
周美琳和张大力离开时,已是夜幕低垂。周美琳紧紧握着张淑芬的手:“老姐,今天这顿饭是我这段时间吃得最舒服的一顿。下次我请客,不过咱们换个地方,不去那些华而不实的饭店了,就找家干净实惠的小馆子,怎么样?”
张淑芬点点头:“好,你定地方。”
送走客人后,张淑芬和王建国一起收拾碗筷。王建国轻声说:“今天表现得很好。”
“其实亲家母也没那么难相处,”张淑芬边洗碗边说,“可能就是生活方式不同,找不到合适的相处方式。”
一周后,周美琳果然再次发出邀请,这次是一家本地老字号的火锅店。张淑芬和王建国欣然前往。
火锅店里人声鼎沸,热气腾腾。周美琳已经点好了菜,见她到来,忙招手:“老姐,我点了清汤和麻辣两种锅底,记得你吃不了太辣。”
张淑芬有些感动,没想到周美琳还记得她的口味。
饭桌上,周美琳依然话多,但不再是以往那种炫耀式的语气,而是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她学广场舞出丑的经历,她养的花终于开花了,她尝试做菜却把厨房搞得一团糟......
“我啊,就是好面子,”周美琳自嘲地笑笑,“总觉得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看,结果活得太累。”
张淑芬理解地点点头:“谁都一样,都希望给孩子争脸。”
“其实我很羡慕你们,”周美琳诚恳地说,“小磊那么懂事,跟你们关系那么好。我家小雨,有时候还嫌我管太多。”
张淑芬拍拍她的手:“孩子都这样,长大了就好了。”
那一顿火锅,四个人吃了整整两个小时。离开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
回家的路上,王建国罕见地主动开口:“亲家母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张淑芬望着车窗外流转的灯火,轻轻“嗯”了一声。她想起周美琳提到自己年轻时创业的艰辛,那些不曾向人诉过的苦。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只是有些人选择用光鲜的外表来掩盖内心的不安。
自那以后,两家的聚餐变得规律起来,有时在外面的小馆子,有时在各自家中。张淑芬不再为这些饭局感到焦虑,反而开始期待这种轻松的聚会。她发现,当她不再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上,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一个月后,张淑芬主动提出教周美琳做桂花糕。周美琳高兴极了,一大早就提着食材来到张淑芬家。
厨房里,两个年过半百的女人围在料理台前,一个耐心教,一个认真学。
“糯米粉要慢慢加水,一边加一边搅拌,”张淑芬示范着,“不能一次加太多。”
周美琳学得有模有样,但手上还是沾满了面粉。她看着自己狼狈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老姐,我还是笨手笨脚的。”
张淑芬也笑了:“第一次都这样,多试几次就好了。”
当桂花糕出炉时,周美琳像孩子一样兴奋:“成功了!我居然做成功了!”
她迫不及待地拍照片发给女儿,然后又切了一块递给张淑芬:“老姐,你尝尝,合格不?”
张淑芬尝了一口,点点头:“很好,就是这个味道。”
周美琳自己也尝了一块,满足地叹了口气:“自己做的就是香。”
那天傍晚,周美琳离开时,带走了自己亲手做的桂花糕,说是要给她家老张尝尝。张淑芬站在门口,目送她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平静。
王建国走到她身边,轻声问:“站这儿想什么呢?”
张淑芬微微一笑:“我在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其实就像做桂花糕,火候太猛会焦,太弱又不熟,要恰到好处才行。”
“那你找到恰到好处的火候了?”
“正在摸索中。”
晚上,张淑芬收到周美琳发来的微信,是一张张大力的照片,他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桂花糕。附文是:“老张说这是他吃过最好的桂花糕,非要我明天再做一次。老姐,你得再教教我。”
张淑芬回复了一个笑脸,然后放下手机,从抽屉里拿出那瓶降压药。她这才发现,已经快一个星期没碰它了。
窗外,月色正好。张淑芬知道,前方的路还长,亲家之间的相处也未必一帆风顺,但至少,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点。不委屈自己,也不刻意疏远,在舒适的距离内,维持着恰到好处的亲近。
毕竟,亲情这场漫长的饭局,没有人应该饿着肚子离开。
(https://www.mbaoga.cc/73813_73813237/46792287.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