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峥是个很英俊的少年,他想不出转校生还能有多帅,端起酒喝:“那你就不追了?”
秦峥嘻笑:“再追就没意思了,天下女人多的是,我又不像你这么想不开。”
户外起了风,灯影在摇晃,他渐渐回忆起在剑桥时的初相识。那时他21岁,改读金融的第一年,功课不算吃力,但英国的气候太恶劣,他时时郁郁寡欢,在和程约翰分分合合的间隙,饮上许多酒,为此还误了一门很重要的考试。
教授的太太也是香港人,他拎了礼物去拜访,期许能让他重考。一进门,他就看到玄关处的工笔画,画面是个缥缈的白衣人影,月光洒落清辉。
母亲气质刚硬,喜好收藏硬木和冷兵器,他不常见到中国画,但一点都不妨碍他对这幅画看了又看,还揉了揉眼睛,错觉月光是动态的,伴着画中人徐行。
师母夸他是知音人,说这画境出自《酉阳杂俎》:“忽有一人,白襕屠苏,倾首微笑而去。”少女时读到心已惊动,在港大担任教师时在课堂上讲过,学生里有人有心,趁着前段时间她生日亲自送来,说是请一位工笔大师绘就的。
他不能完全听懂,但画中那一抹月光自他少时的梦里来,明晃晃地照亮往事,照见那个寻人不遇的海上夜晚。
他不可遏制地想占为己有,但师母不卖。他去拍卖场问了一圈,打探到工笔大师的市价,开出十倍的价钱,师母转让了。
父母闲谈时,提到他一口气花光了本月银行卡上的钱,母亲问他,他不承认自己做了一笔母亲眼里必然不合算的交易,找个借口漫应了。母亲再问,他挂了电话。当时他正在图书馆阅读《酉阳杂俎》,师母说,中文和英国文学一样美。
他记得那男人和母亲说话时,那倾首微笑的端雅神态,将来相见,他想拉着他的手,和他一直一直交谈。
课余时,他勤去艺术馆和拍卖场,时有斩获。母亲见他花钱如流水,怀疑他吸毒,赶来他住的公寓,见到那一墙的画。
从他懂事起,就被母亲严厉对待,但那天,母亲前所未有的愤怒:“我儿子可以是玩家,但不能是蠢货。”
当代拍卖的模式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历经几百年发展,商业程度已足够成熟,再无捡漏的可能。画作拿去估价,所有专家都说,若不是被他拍去,它们本该是流拍品。他看向《酉阳杂俎》:“它呢?”
母亲拍了照:“就它还像点样子。”
母亲回港后,他发现父亲给的银行卡被冻结了,他聊以度日的是母亲的副卡,想给程约翰买件心仪的圣诞礼物,都会被母亲知道消费明细。
他羞愤难言,过得更加颓靡。有一晚从酒吧离开,苍穹里浮着一片苍白的月亮,他提着一支伏特加,踉跄而行,一阵风来,他和酒瓶子一齐跌进脏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