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页

杰奇连滚带爬地捡起了自己的断手,然后用牙齿咬开了手指,重新将手枪握在右手里,如此黑色幽默的画面却让心理层面的不快达到了极致;画面的最后以美玲一剑将杰奇切成了两半,就好像纸片人一般,可是却没有一滴血液渗透出来,两片身体缓缓地分别倒向了两侧,然后露出了美玲那清冷而高傲的脸庞,但震撼效果却成倍上涨。

现场真的有人开始呕吐了,但奇妙的是,居然没有人离场。

这引发了一阵的小骚动,不少人都转头低声抱怨了起来,可这也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因为随后人们就再次把注意力投向了大屏幕,没有人愿意错过这部电影——就好像有人即使呕吐也不愿意离开一样。

爱默生不喜欢第四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显得太老套了一些,更像是八十年代的犯罪电影,缺少了前三个故事的犀利和睿智,也缺少了兰斯为电影注入的核心思想,彷佛游离于整个创作故事之外般。

迪怀特以前是罪犯,整容之后,他成为了酒吧招待雪莉的男朋友,并且帮她教训了纠缠不清的前男友,有暴力倾向的杰奇。可是迪怀特最后却发现了不对劲,他跟踪杰奇到了有妓女帮派统治的老城,杰奇不按规矩办事,被妓女们杀死。之后,迪怀特发现,杰奇是警察,他的死破坏了妓女们和警察之间的协议。所以,迪怀特必须帮他们掩盖犯罪事实,并且保护她们。

即使兰斯将杰奇“死而复生”,看着迪怀特与被分成两半的杰奇坐在车子里对话,那种光怪陆离的影像令人拍案叫绝,荒诞不羁之中带着一些超现实主义的色彩。但爱默生还是不喜欢这个故事,太过中规中矩了,甚至好像和整部电影格格不入。

但很快,爱默生就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妓女们设置下了陷阱,将所有警察汇聚到了一起,以及妓女内部的内奸,然后她们居高临下地拿出了冲锋枪,开始扫射。如此血腥暴力的画面却在黑白慢镜头之中呈现出了一些诗意,尤其是暴雨侵袭之中的枪火,一点一点地驱散了浓厚的黑暗,那种罪恶与罪恶之间的碰撞,在电闪雷鸣之中得到了升华。

漫天乌云被染成了红色,不是火烧云的颜色,而是鲜血染成的红色,浓郁而张扬,肆意而磅礴。

这让爱默生几乎想要拍手叫好,讽刺而幽默,尖锐而细腻,每一个角色都是如此鲜活,邪恶与更邪恶,疯狂与更疯狂;每一个画面都是如此精彩,荒诞与离奇,诡异与大胆。一切的一切让整部电影的血腥暴力彻底失去控制。

这才是罪恶之城,真正的罪恶之城!一座由鲜血浇灌而成的城市,一片浸透了罪恶的土地,一个没有秩序、没有规范、没有正义的世界!当社会开始漠视,当社会开始沉默,当社会开始容忍……罪恶之城,就这样诞生了!

第541章 震撼连绵

兰斯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即使是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依旧与剧情息息相关,真正地将罪恶之城的面貌呈现了出来,不是某个特别的个体,不是特定小部分的群体,而是整座城市,整个世界。当故事推动到此刻时,罪恶之城的全貌真正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爱默生不由开始好奇起来,现在场面和故事都已经开始失控了,整座城市都陷进了暴力漩涡之中,俨然就成为了战场,罪恶之城已经沦落到了铺天盖地的血云笼罩之中。那么,兰斯要如何收尾?故事又应该如何讲下去?

画面一转,哈迪根居然出现在了镜头之中,他躺在了病床上,苍白虚弱,彷佛就连一根手指都动弹不了。出乎意料地,几乎所有人都已经忘记哈迪根的时候,他在一个最不恰当的时间点再次出现了。

“低俗小说”!这是克洛伊的第一个想法,如此环形结构的叙事手法,早在1994年,昆汀执导的影史经典“低俗小说”之中就运用过了。不过“低俗小说”更加大胆,男主角文森特在第三幕就已经死了,可是第四幕他又“复活”了,这其实是打乱了叙事结构和时间结构的一种做法,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