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感慨给王一夫上了一课,感受颇多、颇深。
再次出发,一路走在岗梁上,拔升不多,但总有起伏,在登上一个制高点后,身边的雾气,没有告别,就都消失了,此时是16点整,距离预定的营地还有接近5公里的路程,岗梁上需要再走3公里,然后下降进沟走2公里,按他们现在的速度,至少需要2个小时。
雾消失了,山林清晰了。王一夫
目测远方的天空,3公里外的山岗上,浓云密布,划过脸边的风,也带着几丝凉意。依领队的判断,不久就会下雨。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是,继续带领大家赶往预定的营地?还是在降雨到来之前扎营?选择继续前进,很可能在下山时遭遇降雨,又是日落时分,山中的日落,不会给任何人留情面,天,说黑就黑,尤其是在进入沟中时,下山的地形不确定是否好走,一旦是跳石路段,即无法扎营,又赶上天黑、降雨,整个队伍都会暴露在危险中。领队“打火石”飞速地思考着,认为就近扎营是我最佳的选择。
16:10营地已经建立起来,午休没有时间晒帐篷,此时,山风习习,有的人在忙着吹干帐篷,有的人忙着打水做饭,应该是狼哥最先升起了篝火,因为是提前扎营,所有的人,都感觉时间充裕,都在做着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重装的夜晚,大家能围在篝火旁取暖烤装备,喝着茶水,交流一天的心得,是最幸福的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第三天,早晨起来,只见领队第一件事是烧2壶开水。王一夫起来后,走近领队身边,一边烤着火取暖,一边问领队:我们按要求准备了这七天的食物,但昨天有过拉肚子的感觉。如何调配一天的食物更好呢?
这可吊起了“打火石”的兴趣。他边给每个人的保温杯灌满,预备着路上饮用,边对大家教导起来:晨起,要冲一杯牛奶或豆浆早餐喝,再用脉动瓶灌一瓶热水揣在怀里取暖。烧完水吃早餐,早餐以月饼、麻花、面包一类的碳水食物为主,配以熟食香肠,热饮尽量多喝,可以给上午的行走提供充足的水分。不建议早餐就煮面、煮粥,原因是费时费力,提供的热量相对还少。早餐的原则是快速高热量,半小时之内完成。而午餐和晚餐最好有咸或粥,以补给身体损失的水分和盐分,从而让一夜的休息恢复人身自循环系统。
王一夫点头称是。
大家就着余火将垃圾烧尽,这是重装穿越的环保必须步骤。在踩踏后,确定火星全部熄灭后,整队出发。
这一天的行程下来,领队非常满意,他感到自己遇到了户外真人了。
第四天,?静静的木箕河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