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材料科技

脑域科技树 中帝人 1624 字 2022-10-28

有段时间没有回到材料言的地下实验室了。

他没有急着投入研究工作,而是通过书房中一道隐秘的书架,进入电梯,直接下到负三层。这部电梯标志只有负一层,即使被人发现了这个隐秘的电梯,也无法通过人工智能控制的门禁系统。马由每次上下,都是由星儿的直接联通人工智能,无声无息指挥电梯的运行。

建设材料研究院时,总体规划是根据这里的原始地形,结合海堤,将自然地坪抬高一层,形成了负一层空间。局部洼地则建成了负二层。近几个月,智能建筑机械和建筑机器人,不仅将负二层扩大到基地面积范围,还继续往下挖出了负三层。且负三还突破了陆地范围,进入到浅海水面之下。

同时,还配套了秘密潜艇船坞和水下码头。这样的潜艇码头,分别在莫桑比克、爪哇农场、原点岛等三处都在建设中。

这是目前阶段,解决国内实验室基地与海外三个基地之间,相对最合适的秘密运输方式。虽说马由亲自用次元空间运输,既省时又省钱,但他不可能整天充当运输队长。

要整合海外基地与国内基地,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输体系。常规的货运船舶也正在建设中,但这是明面上的交通系统。

各大国的卫星已逐渐泛滥,传统的远洋船队,无法躲过有心人的卫星探测。他虽有技术将货轮全部打造成隐形舰艇。但一方面成本较高,另外一旦大规模使用隐身技术,船队上五湖四海招聘来数量庞大的船员,很难做到保密。

未来会有一些重要的设备、原材料和秘密产品往来这几个基地。为以防万一,必须采用隐秘的运输工具。一旦全面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在不想过早暴露实力时期,也需要一支隐秘的运输船队。

负二、三层规划为全智能生产、以及部分特殊项目的研发基地。扩建后研究院地下空间的建筑总面积,已达到了120万平方米,较之前扩大了3倍。因而实验室除正常研究空间外,秘密生产基地的产能也大幅度提升。由此带来所需电力供应也是4倍以上的增长。为此,马由安装了一座《奇点20》65代小型核电站,彻底解决了材料研究院实验室用电问题,且降低了成本。

之前虽说用市电也能保障供应,但材料研究尤其是金属材料的冶炼,特别耗电。而且,若有心人通过测算整个研究院的耗电量,则可能怀疑到负二、三层的秘密基地。

关键是现在整个国家电力供应有所短缺,虽官府大力扶持、尽量保障蓝星大学、蓝星材料研究院这些重点区域的电力供应,但依然时不时有断电的情况发生。有些实验一旦停电,损失巨大,且恢复供电后,实验也要重新开始。浪费时间还增加了巨大成本。

华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暂时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1988年,华国建成葛洲坝水电站,才初步解决了华中、华东地区的部分用电问题。1991年,之江省建造了华国第一座核电站“泰山核电站”。随后过了三年,再建大亚湾核电站,华国的可应用电力才正式迎来了一轮暴涨。

然而暴涨的电力,依然跟不上沿海和东部地区工业的增长速度。尤其是蓝星集团回归华国后,带动了无数的中小企业配套发展,再加之蓝星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较前世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更快、更有序,但随之而来就是电力更加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