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再次聚将(2)

脑域科技树 中帝人 1255 字 2022-10-28

马由通过这两次成功招聘,对“华人人才库”建设,有了更多的期盼。

事实上,除了少数青年学生经不起一些诱惑外,只要国内给出的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及待遇条件,大多数留学生还是愿意回来。尤其是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他们有了一定阅历,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华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类似,总是受到一些人的歧视。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心理承受能力再好,多少都有些负面压力。

不少人回国或与国内亲朋好友交流时,总说国外这好那好,其实大多还是出于自尊。不愿意告诉家人和朋友,自己在国外的真实处境。他们能完成学业,无一不是天之骄子。在外吃了瘪,也只能自己承受。

此外,近些年有很多科技领域逐渐对华人设限。比如与航空、航天、军工等敏感沾边的众多行业和实验室、高科技企业,大多不招收华人留学生,甚至有些连米籍华裔都不录用。有国家投资背景的研究机构或企业,审核只会更加严苛。

就算进入了非敏感企业,想要融入当地社会,也会有一些困难。或许那些白人当面对你彬彬有礼,但他们骨子里莫名的高傲,造成无论升职、亦或薪酬待遇调整,都很难给予正确的评价。平常同事、邻里之间生活中的交际,也可能因民族天性的差异,存在不同程度的隔阂。

除去那些相对低端、辛劳的工作岗位。华人、华裔的工作机会较多的反而新兴的it行业。虽也是高科技范畴,但这个时代正是起步阶段,企业数量众多,在没有研发出对国防、军工、国家安全有关的产品前,没有那么多的敏感度。

想到这里,马由对“海外华人人才库”的重视度,再度提高了一个档次。

既然想到了要密切关注在米国科技界的华人专家学者,马由就让星儿找出前世同时期及21世纪前期,华人在米国的大数据,以及重点筛选在米国的知名华人,他计划专门设立一个定向招揽这部分英才的部门,完善及强化“华人人才库”的工作职能。

星儿很快将查询及筛选后的统计结果显示出来,马由发现在米国的华人专家学者、企业家或其他行业有一定成就的人士,数量相当惊人。

例如,在顶尖材料领域世界前100名专家中,有15位华人。且排名前6名都是华人。前百名中只有2位回到华国工作,其余13人全部在米国。在米国芯片领域中,排名前五的顶尖芯片材料专家,他们身份也都是清一色的华人。

从70年代到2014年间,有53位华人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