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〇 贾母打牌

王蒙新说红楼 王蒙 544 字 2022-10-28

一一〇

贾母打牌

《红楼梦》的情节绵密周到,但并不一一细说。贾母生了一通气,发了一回威,动了情,完了,命人来:“请了姨太太你姑娘们来说个话儿。才高兴,怎么又都散了?”于是众人忙赶着又来。只有薛姨妈向丫鬟道:“我才来了,又作什么去?你就说我睡了觉了。”那丫头道:“……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薛姨妈无法,只得和这小丫头一起又去。

这是暗写薛姨妈对刚才老太太发威的不快。从礼数上说,要发火也应该回避一下薛姨妈,人家毕竟是客情,而且与王夫人是亲姐妹。

一个派去的无名的小丫头嘴头上也有两下子,说明在贾府混饭吃不易。但有了她几句话,薛的不快也就休止了。

底下的情节是鸳鸯与薛姨妈、凤姐等串通,做假局让老太太和牌,哄老太太高兴:

斗了一回,鸳鸯见贾母的牌已十严,只等一张二饼,便递了暗号与凤姐儿。凤姐儿正该发牌,便故意踌躇了半晌,笑道:“我这一张牌定在姨妈手里扣着呢。我若不发这一张,再顶不下来的。”薛姨妈……便笑道:“我倒不稀罕他,只怕老太太满了。”凤姐儿听了,忙笑道:“我发错了。”贾母笑的已掷下牌来,说:“你敢拿回去!谁叫你错的不成?”

假戏真做,有铺垫,有情节,有过程,比真事还可信,大家达到了哄老太太一乐的目的,老太太也达到了让自己一乐、让大家称颂自己的目的。

这里有点东西可以琢磨。第一,所有的后辈都以哄长辈高兴为原则,这个原则对不对?如果对,那么长辈其实常常是被蒙在鼓里的,常常是不明真相的,常常是需要晚辈们为之演戏的;如果不对,难道晚辈们可以招长辈生气吗?晚辈们有几个脑袋、几个脸皮,甘蒙不孝之名,惹长辈不痛快?若最后长辈不痛快,其后果你们想过没有?第二,孝的原则与忠的原则应该怎样统一起来呢?忠诚与真实应该怎样统一起来呢?不告诉长辈真实情况能算是忠实吗?第三,服务者是否有义务哄着被服务者傻乐?使被服务者天天傻高兴,是否事实上是在使被服务者白痴化呢?以此次凤姐打牌悔牌、贾母满贯和牌的情节来说,谁白痴,谁精明呢?第四,贾母果真不知道她们是在做戏吗?要知道,是贾母提出需要鸳鸯来帮忙的;或者是贾母明知其假,仍然需要体验赢牌、圣明、智慧、好运、无往而不胜的滋味,需要体验被众人羡慕众人歌颂的滋味,也需要营造被颂歌包围的环境吗?

陈毅有句曰:“颂歌盈耳神仙乐。”

那就奇了,成了大家都是逢场作戏、自欺欺人了。这样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贾母的“偶尔露峥嵘”已经证明,她并非对众人没有警惕,没有极阴暗极精密的提防。她是得乐且乐,得被歌颂便被歌颂,管他真假,人皆假时、一贯假时假即真;而“真”不受欢迎时,“真”不如假。请想想,如果斗牌的结果是老太太手气极背,四圈过后从未开和,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