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谢琰客气说:“是自家做的一点小点心,你若是爱吃,下次我再给你带了吃。”

聂可奉点点头,吃完拍了他肩膀说:“咱们去洗漱吧,快到亥时了,明日卯时还要早起呢。”两人自是一夜好梦休提。

第二日晨光熹微,莹山上云岚雾海。谢琰和聂可奉一同早起,明伦堂位于紫薇苑北面,此名取自《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一路苍松修竹,古木嘉柯,鸟啼莺鸣,顺着小径悠然走进了明伦堂,进去就是孔子等往圣先贤的系列塑像。朱门石柱,气势恢弘,面阔五间。

明伦堂又分诚身、逊志、进德和育英四斋。诚身斋里的都是已经考取了举人的想考进士的;逊志斋里则是已经考取了秀才的想考举人的;进德斋里虽然没有秀才功名但是也是过了府试或者过了县试的;而育英斋则是没过任何考试的童子读书之地。

像聂可奉是过了县试的学子,也算的上童生,他就在进德斋读书,谢琰这种才入学的自然是在育英斋里读书。

谢琰和聂可风分手后,微吸了口气进了育英斋。还没到上课时间,但是已经有大半的学子到了,摇头晃脑的在

那里朗朗读书。大的有十二三的念书,小的甚至比谢琰还小,估计也就五六岁。

谢琰的座位在倒数第二排靠窗的位子,可以从窗内看到外面的好景色,满树夏花,碧阴流水。他打开自己的书本,是增广贤文,旁边是他准备的空白书笺,大概是现代带来的习惯,他始终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作为□□学生的一项技能怎么能丢?

到了辰时,林越一身宝蓝色袍子走了进来,束着竹冠,面容端肃。他先上了讲台,下面所有的学子都停了动作,听他讲课。

林越对他们说:“今日讲《增广贤文》,若听了的自去练字,待我讲完,再讲昨日未讲完的《论语》。”

不同于现代的学校大家学习进度都是一样的,比如今日大家一起学对数函数,明日就该学反函数。但是古代不一样,每个人进度是不一样的。

育英斋里有的在学四书了,但是又有才开始学习增广贤文的。所以林越就让学生错开学,他讲四书的时候学增广贤文的就自己背书练字,他讲增广贤文时就让学四书的背书练字。

林越先讲的增广贤文,谢琰翻开密密麻麻的书籍,两眼都花了。因为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这一点让谢琰很痛苦,虽然也习惯了没有逗号句号,但是谢琰还是习惯性的会在断句处划上斜杠符号。

林越启唇道:“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念!”《增广贤文》多以谚语和文献佳句为主,其内容十分广泛而又语句通顺,对于孩童学习是最好的了。

台下学童都摇头晃脑开始跟着读起来,谢琰亦是。林越先是教了句读断句,然后才是给他们解释了一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