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琰想着还是买个小丫鬟帮忙比较好,又问李牙婆:“不知道你那有没有好的丫头卖给我们?”
李牙婆挣了钱心里喜滋滋的,说:“自然是有的,有相貌出色的可以做使女,也有手脚灵巧的,看你们需要哪种?”
谢琰说:“相貌无所谓,平整就可以了,手脚利落的最好。”
李牙婆说:“三两银子就可以了,本来要四两的,看你刚才照顾了老婆子的生意的给你少了一两。”
谢琰自然不会被她这话愚弄了,不过说些漂亮话罢了。第二日王秀娘去她那里挑了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丫鬟过来,叫做夏叶,模样还算周正,面黄肌瘦的让人看了可怜。
夏叶怯怯的说话:“见过夫人和小公子,奴婢夏叶,请夫人赐名。”按规矩主家是可以给奴婢赐名的,不过谢琰不喜欢。
谢琰摇头说:“不必了,你就叫夏叶吧,取再好听的名字也不及父母取的名字好。”夏叶闻此言,泪盈于睫,她也是有幸福的家庭的,父母待她极好,可是前年她家乡机会发了洪水,夺取了父母的性命,她那日在山上玩耍才躲过了一劫。
只是她成了孤儿,为了生存只好卖了自己。不过想着和她一起等着被卖的小伙伴,她还算幸运的,有的是被家人卖的,那才是痛苦,至少她的父母是爱她的,只是他们如今没有机会疼爱她了。
就这样,他们的糕点铺子就开张了,取名取的很简单叫谢家糕点,谢琰之前也想了什么例如‘舌尖上的糕点’‘玉香糕点’啊之类的,都不满意,还是简单点好。
王秀娘这段日子做的一手好糕点,铺子里也是做的玫瑰糕、马蹄糕、五香糕和荷叶糕为主,饮品以藕粉为主。
在京中糕点多以大方朴素为主,这种类似江南般精致可爱的糕点也算的上让人耳目一新,不过糕点也是有点余钱的人才会买的,所以铺子里每日赚的不多。
到了十七,王秀娘和谢琰准备前去鹿鼎书院求学,笔墨纸砚和书籍算放在书篓里,还有三件薄的棉衣和两件厚一点的衣服,被褥枕头之类的也得自己带上。
王秀娘还给了他五两银子
,其中一两自然是束修,其余四两银子自然就是他的零花钱,让他自由支配了。
他们二人自然背不动这些东西,一个弱女子一个小孩子,便花了几十文钱租了个马夫赶着马车去。
鹿鼎书院在京城郊外的莹山上,一路赶过来,风景极好,山色空蒙,玉水流滟。莹山皓月也是大燕出了名的好景,很多人闻名而来欣赏景色。到了山脚,有个八角飞檐的亭子,名为锁翠,有个青衣小童在那守着,肩上沾染了早起的露水。
谢琰上前问那童子:“这位小哥,上面可否就是鹿鼎书院?”
那童子生的灵秀可爱,说:“自然是的,你是何人?”王秀娘从袖子里拿出那封傅清远给的书信递给童子。
谢琰说:“我是要在这里读书的学子,谢琰。”
那童子打开书信细细看了,说:“那你们随我来吧。”谢琰又和马夫商议添些银钱帮他们搬些东西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