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宁城之前赵青昭就打算去边境,看看能不能找到赵景行。
赵景行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在现代不过是一个初中生罢了,他实在是不放心。
建功立业有的是机会,成年之后再行拼搏也不是不行。
没必要年纪轻轻的,就往这最危险最凶险的地方上冲。
赵青昭虽然心里不说,但是还是十分关心赵景行的前程的。
在他的规划里,待赵景行十七十八岁之后,便可以跟着朝中武将,外出历练历练。
先剿剿匪啊,间或参与一些小型战争,待赵景行积累好经验之后,在慢慢参与战争。
这样一步一步,稳打稳扎的走。总能达到赵景行希望达到的那个高度。
但是赵景行不想要,赵青昭没有哪一刻比现在这一刻更能清晰的感觉到赵景行的想法。
他是不愿意的。
家里为他铺了一条康庄大道。但是却没有人问他想不想走。
他宁愿去那个最凶险的地方,只身拼杀,也不愿意按部就班的走在这一条道路上。
赵景行呀……真是……
赵青昭说不出来他现在的感受,既心酸又欣慰也很骄傲。
不过该留意的还是得留意。至少得把人放在他自己的眼皮底下看着。
赵青昭之前早就拜托了各军营里的将军,麻烦他们帮忙寻找,看看军营是否有赵景行这么一个士兵。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经过陆陆续续的查探发现大魏军中并没有这么一个人。
赵青昭知道这个结果之后轻笑了了一声,
赵景行学聪明了啊!竟然还用了化名。
寻人的难度无疑增加了很多。他不得不猜测赵景行会使用哪个化名?但这件事情其实包含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他很难确定赵景行到底会去哪个姓名。
是会继续用赵姓?还是用母亲的孙姓?亦或者是祖母的王姓?或者其他随便的任意一个姓氏。这些全部都不得而知。
赵青昭手里拿着花名册,指尖一个一个的从士兵姓名之间划过。
不过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赵景行今年15岁了,但是他长得人高马大,说是18岁,也没有人会质疑。
那么这个年龄就得放宽了,15岁到20之间、刚入兵的,有雍县口音的或者乐陵口音、力气大、武功也不错的男子。
这样一来,范围就急剧的缩小了,经过层层筛选之后到赵青昭将目标聚集在了10个人当中。
不过这10个人分别分散在不同的军营,要确认的话还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再加上大战当前,各军营的将领都很繁忙,赵青昭也不好用这些小事去打扰人家,是以这件事情还要放缓一点。
不过有机会的话,他是会前往各军营一一查探的。
这不机会就来了。宁城的困境已经差不多都解除了。
没了兵临城下的危机之后,李树将军这这一行人接到战令要前去辽东城支援,那里是主战场。
这边,辽东城正经历了一场厮杀。
突厥现在虽然不会开启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小范围的骚扰却连绵不绝。
而在这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之中。有一名武功高强的少年虎将。
这就是化名为赵石头的赵景行。
赵景行开始并没有打算用石头这个名字,但是当他来边境参军报名时候发现。
边境的新兵们大多都是大狗、二狗、二蛋、三蛋之类的名称。好听的可能就是刘树,王河之类的了。
他想的什么赵京、赵迟之类的名字,就太好听。
用兄弟们的话说,一听就是一个文化人跟他们不是一路的。。
所以为了合众,他取了一个重名很高,但勉强还可以接受的名字---赵石头。
因为这个原因让赵景行逃过了他哥哥赵青昭为期六个月的查探,这也是让他没有想到的。
不过他现在已经没有力气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了,经过将近一年的厮杀。赵景行现在只是在机械而麻木的斩杀着敌人。
他每天脑袋里想的除了上阵杀敌,便是吃饭休息。
战场上实在是太苦太累了,刚开始他还可能会很伤心会愤怒会不平,但到现在他已经流不出一滴眼泪了。这个刚刚15岁的少年,直面着战争的残酷。
赵景行手中□□一刺便收割了一个突厥人的性命。
因为赵景行的悍勇也吸引了大批突厥人围杀。
赵景行挥舞这□□,他力气大一枪下去,至少能到打五个人。
半个时辰之后,这场战争结束。
赵景行回城开始清点回来的弟兄。
“赵七去哪里了。”
旁边的士兵支支吾吾,没有说话。
赵景行心里一疙瘩大声问到:“赵七呢?”
“老大,赵七……赵七他可能不行了!”
“什么?”
赵景行越过身边的士兵。往军医那里去打算去找赵七。
赵七是祖父派来找他的人。刚开始的时候,祖父是派了四个人来。
这四个人的武功合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在他执意不肯回去之后,他们就留了下来。
赵七是其中的老大。除了赵七之外另外三个分别是赵八,赵九和赵十。
赵八在前段时间的战场中已经身陨,赵九和赵十重伤,这次并没有上阵在军营中休养。
赵景行带来的人就这么四个,如今只有赵七在身边,如果赵七也去世了,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赵七等人是因为他的任性才留在战场的,他想若是他早早的回到赵府是不是他们都不用牺牲。
他是不是真的错了?
不多时赵景行到了军医营。军医分为三个三个部分。
一个部分安置的是轻伤患者,里面有药有学童有自愿来帮忙的妇女。
士兵只要被判为轻伤,就可以在这里自行换药或者由其他人帮忙换药。
这里不留人过夜,换好了就得离去,轮换其它轻伤患者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