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错了,改不了了,这是363章)
洪秀全信了黄巢和朱温的鬼话了吗?
不得而知。
反正黄巢和朱温是觉得洪秀全就是个冤大头。这件事儿不管是谁干的,到头来都会算到太平军的头上。
即便之后看事不可为,王朝和朱温完全可以另打旗号,将洪秀全给卖了。
到时候只要说所有的一切都是洪秀全的命令,他们实在忍受不了洪秀全的残暴,才反抗他的。
这样做的话既可以让他们免于背上不忠不义的罪名,又可以将所有的恶名都甩在洪秀全的身上。
世间简直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情了。
俩人刚刚离开大帐,杨秀清就憋不住对洪秀全说:“天王这两人明显的就是揣着坏心思,您怎么就可以这样就放他们走了呢?”
洪秀全鞋子也看了杨秀清一眼,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杨秀清瞬间恍然大悟。
洪秀全何尝不是抱着和黄巢二人同样的目的。
至于之后如何发展,那只能看到底谁的拳头硬了。
如果洪秀全之后势力壮大到一定程度,那事发之后,黄巢和朱温只能担此罪名。
但是如果洪秀全之后放在不起来,甚至很有可能朝不保夕被秦军所消灭,那至于是谁的罪名还重要吗?
杨秀清走出大帐,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试图将心中的闷气完全释放出来。
自己到底还是狭隘了呀。
怪不得洪秀全总能压自己一头,怪不得洪秀全能成为天王,而他只能成为东王。
短暂的人口骤降之后,迎来的是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没有办法,即便是太平军发了疯的杀人,周围只有这么多人,他们想再杀的话,只能去更远的地方。
而且现在坊间已经传开了,跟着太平军走的那些人,没有一个人回来。
巴蜀之地的百姓已经开始对太平军产生了抗拒的心理。
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自然就是赢海。
赢海一方面大肆宣传太平军的恶行,另外一方面,呼吁各村各庄不要相信太平军所谓的教义。鼓励各村各庄自行组织护卫队,最好是几个村子,几个庄子联合起来对抗太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