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顿非常想把赵匡胤吊起来抽,往死了抽,抽死了就埋,埋完了刨出来继续抽。
你是有病啊!抽的什么疯!前天说咱们打吧,老子配合你。
昨天说,咱们停吧,饿这伙犊子几天,老子也配合你。
今天,又莫名其妙的要打,你是想死是不?
“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我们这边的人都已经分散出去了,短时间内很难集结重兵。”
那意思很明白,该干嘛干嘛去,老子不陪你玩儿了。
范仲淹当然知道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尔反尔,很容易让这位草原上的雄鹰生气。但是置气是没有意义的,仗该怎么打还得怎么打,这话该怎么说还得怎么说。
“单于何必如此生气?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只有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冒顿笑了,中原人就喜欢说这种似是而非的鬼话。
“那你倒是说说,怎么个顺势而为法?”
范仲淹施了一礼,侃侃而谈道:“单于容禀,之前发动进攻,是因为料定嬴子婴不会前来相助。但是后来他来了,咱们虽然兵力上占据优势,但是秦国之锐士,想必单于也领教过。
如果强硬的碰撞的话,即便咱们可以胜,而已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后来我方预测,嬴子婴不会和咱们硬碰硬,救援韩信军团才是当务之急。所以咱们可以选择围困他们,只围不攻,消磨其锐气,断绝其粮草。待粮绝之时,军心必散,咱们便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是现在,嬴子婴不按套路出牌,主动向我方发动进攻。此一役,韩赵匈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秦军兵锋正盛,我方不敌。不管战或不战,都对我方的军心士气是极大的打击。
如果这个时候单于不出手相助的话,恐怕共襄盛举将会变得无比艰难。”
冒顿承认,范仲淹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并不能够完全的说服他再次按照赵匡胤的战略意图前去配合了。
一而再再而三的,冒顿不得不考虑他在匈奴当中的位置。如果赵匡胤说什么是什么,匈奴人会怎么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