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朱天赐睡在旁边的暖阁,努力翻阅奕宁的记忆,但她的生平经历清清白白,没有任何与特殊能力有关的事件,最多也就是洞察人心的能力远强于别人,才能在残酷的后宫作为太子的替身存活下来,这种能力与主神世界无关。
做了无用功,还被她戴上了牛套,替她去拉南明这辆破车。
但事已至此,总不能撂摊子,朱天赐有着良好的信用习惯。
他努力用化形术调整咽部声带的肌肉、韧带和粘膜,这些软组织远比筋脉和骨骼更容易改变,一晚上时间虽然不可能与奕宁一模一样,但大体的相像也就够了,毕竟奕宁“病”了三日。
第二天,天色还未亮,朱天赐就被巧儿的声音叫醒。
“皇上,今日早朝,该起来更衣了。”
朱天赐知道,明代的早朝比较早,大概凌晨五点开始,而百官凌晨三点就要到达午门外等候,这是朱元璋老先生立下的规矩,只是后来有些皇帝懒惰,早朝形同虚设,只有在重大节日的时候,开个大朝会,接受百官的朝拜,其他的时候大多由几个重要的大臣日常处理政务,皇帝想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起,有的皇帝甚至连大臣的面都不见,比如嘉靖帝。
奕宁冒太子之名在南京登基之后,就恢复了朝会制度,每日勤勉,竭尽全力维护南明的统治,这几日因为谣言还有一些棘手的政务使她心烦不已,才以小恙为由停了三日早朝。
今天的早朝是早就安排好的,不能再拖了。
奕宁的运气不错,把朱天赐这个上佳的替身找来,架到火上。
就看怎么烤了。
朱天赐由巧儿化过妆,进过早膳,穿上龙袍,在一队太监的左拥右护下,浩浩荡荡地穿过乾清门,拐了个弯穿过隆宗门,一路直行来到武英殿。
万兴帝登基之后,以国事危急为由,将小朝会改在武英殿举行。
在太监孙大伴孙安的引领下从角门进入武英殿,安坐在龙椅上。
他有奕宁的记忆,又训练过,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搜魂搜到的记忆毕竟不是他自己的记忆,用的时候总是要去翻阅一下,有些麻烦。
龙椅坐着很舒服,但并没有坐拥天下大权的感觉。
有的,只是一个傀儡的无奈。
今日他打算只是走个过场,并不想大动干戈,因此小声地对孙安吩咐几句。
孙安是奕宁的心腹太监,早就得了奕宁的令旨,朱天赐如此安排正合他意,躬身应承。
“咚!”
“咚!”
“咚!”
三通鼓后,武英殿大门徐徐打开,官军旗校先入,在大殿两侧摆列,然后文武百官依次进入,行一跪三叩头礼。
明朝规定凡京朝在职官员都可以上朝奏事,六品以上官员都要早朝。
之后,百官按顺序站好,文官在左,武官在右。
文官站在最前面的分别是:吏部尚书黄道周、户部尚书高弘图、礼部尚书王应熊、兵部尚书史可法、刑部尚书瞿式耜、工部尚书张慎言、都察院左都御史马士英、通政使王铎,都是万兴帝奕宁公主亲自任命的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