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一路,小全子对阿余几乎可以用崇拜来形容了,宫里不敢大声说话,便一直憋到把他送回了住了院里,才敢小声地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你也太了不起了,按着王上取了血,还能得王上的赏!”
阿余谦逊地笑笑。她自己知道,之所以会这样除了一颗忠心,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王上和长公主人好,不爱计较。
晚上加餐是不用说的,有了王上的亲口吩咐,御膳房送来的饭菜都格外香些。阿余也不敢独享,叫了当时在院里的一众内侍们和芙蓉一起吃,也算是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关照。
虽然只多了两道菜,但众人却吃得格外香,要知道这可是王上赏的,平时这院里可少有人能得王上赏菜的。
吃饱了阿余便往御药房去煎药。小王上今日第一次服药是在午时,所以第二遍药倒也不急。
御药房的人已经得了王上的口信,今晚值守的是林太医。见是江尧儿过来,便朝他揖了一下。阿余赶紧还礼,“我是来给王上煎药的,还要烦请林太医一起!”
林太医便道:“应该的,应该的。”又唤了轮值的另一位李太医过来守在门口。才和阿余一起去找药、煎药。
江尧儿虽然是陈院判的徒弟,但这御药房却是第一日来,这里还是林太医熟悉些,陪着他找药原是怕他会找不着。不想,十几种药,他竟然都能准确地找着它们的位置!要知道,御药房几千个抽屉,而且每排柜子长得都差不多,要记住这十多种药材的位置可不是那么容易。不想他只跟着陈院判来过一次,便记住了,林太医惊讶之余看向江尧儿的眼神也多了些郑重。
药材找得差不多了,曲公公也过来了,陪着他们一起煎药。
曲公公深深看了阿余一眼,道,“王上说让江尧儿今日累了,煎完药便回去休息吧。以后也要在这儿多学习,今天送药就由咱家跟林太医送就行,以后每日过去见王上一次就行!”又道,“王上吩咐若有急事可以随时通禀!”这便是说,如果江尧儿有什么发现的话,他可以随时见到王上了!
阿余赶紧谢恩。既然是王上吩咐的,也自然也乐得偷这个懒,少跑一趟寿安宫。
林太医却眼神暗了暗,看着阿余笑了笑,不再说话。林太医不说话,曲公公也在深思,气氛有些沉闷,阿余便专心煎起药来。
煎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依旧由他们两位试过药后,再给王上送去。
虽然不用去给小王上送药了,但王上这么说应该是希望自己在御药房多呆呆吧。而且,这么早便回房发呆,也没什么意思,毕竟自己也是带着任务进宫来的,阿余心领神会地主动找轮值的李太医聊天。
值守无事,有人聊天,李太医便也跟阿余聊起来。不过一来阿余年龄小,二来,宫里的人自然知道,有些事情不便透露,所以两人聊得并不十分热络。等林太医回来时,两人便悻悻地收了场。
尽管如此,阿余还是打听到了一些消息,如:张院使大人这段时间可是把铺盖卷都搬到了宫里;林太医就是张院使大人的得意门生;宫里因为主子少,太医院的活还是挺清闲的……
既然如此,张院使大人还把铺盖卷都搬宫里了,是为了赶着为长公主殿下制药吗?
既然太医院这么多人都那么闲,他为什么不让其他太医帮帮忙呢?林太医既然是他的得意门生不知道有没有在帮他制药呢?看来要帮小王上打听消息,从林太医下手是比较好的,但看他刚刚跟自己一起煎药时三棍子敲不出个屁来,只怕是个嘴严的。
接下来的几天,阿余照样混迹在御药房,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帮小王上观察,但更重要的却是为了完成姬信交给的任务。那天字号柜架上一直是空空的,也不知道他说的那个瓶子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也不清楚,那瓶子到底要用来装什么?
虽然阿余隐隐觉得那瓶子可能会与张院使现在在制的药有关,但却不敢断定。因为她明白有时惯性思维往往容易将人送入误区。所以这段时间她主要的任务便是时常在药柜间穿梭,想事先找好天字号药柜的全方位观察角度。
让阿余没想到是,角度是观察到了一些,但最大的收获竟是无处不在的八卦。
看来李太医说得没错,宫里的主子少了,太医们的工作确实闲得很,既然无事最大的乐趣便是八卦。既然是八卦当然是背着人说的,所以阿余背着人在药柜间穿梭时,不时便能听到太医们八卦的消息。
说是一些,其实主要还是关于长公主的。没办法,谁让这宫里除了小王上就是长公主呢。现在小王上还小,自然没什么八卦可传的,当然啦,其实如果想传的话也可以有,如谁家的姑娘有可能会被长公主相中当王后……所以还是跟长公主有关……
而长公主不仅长得跟天仙似的,这点阿余很是认同!而且二十多了还没有成亲!但听那些八卦传的,利川国这唯一的公主可能是不会再下嫁给谁了,因为自几年前,王上死后,长公主府上的面首就没停过!
既然想要什么样的面首都可以有,还结婚做什么?只是一直以来,公主选面首的要求都不低,这也是利川国的男人们觉得不太好的地方,导致公主府虽然面首一直有,但能得长公主关心的真是凤毛麟角,谁让公主那么漂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