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内阁和刘玖?”浦颖问。
“这奏本入司礼监直接呈报陛下,陛下必定慰留浦大人。如此,假挽留就成了真夺情。大人便不用丁忧三年。可上朝戴孝议事。”
浦颖眉毛一挑:“兰芝,你想做什么?”
“文选司侯兴海已去,文选司郎中位置空缺。众人虎视眈眈,若无人主持吏部大局,则必又起乱。我想请大人留在朝野中,继续做吏部尚书,稳定局势。这是其一。”
“还有呢?”
“京察三年一考,如今大人若回乡丁忧,京察之责必定落在吏部郎中岑静逸身上。他身为东乡党人,定偏袒东乡党羽,于朝局不利。这是其二。”
“其三呢?”浦颖问。
傅元青起身一躬,问:“浦大人,想入内阁否?”
第42章 运筹
“浦大人,可愿入内阁否?”傅元青问道。
浦颖听完这话,站起来,负手走了两圈,皱眉道:“坦白说,天下做官的,没人不想入阁,入了阁的,没人不想做首辅。只是……兰芝,何来此问?”
“今日,於阁老草拟,衡阁老及师大人联名朝中六十多名官员上疏,因太后年底大寿,请为太后上增徽号。”傅元青道。
“还记得正月里,阁老问你何日还政。结果他倒好……”浦颖笑了一声:“他这是跟陛下公然叫嚣。阁老终于是沉不住气,走到这一步了。”
“於阁老年岁六十五,衡阁老六十二。按照大端例律,已到了致仕的时候。十三年以来,内阁便只有三位阁臣,其中二位又出自於家。待陛下收回宝玺后,内阁自然需要重肃。阁老有些迫切也是情理之中。”傅元青道,“而我请浦大人入阁之意已经有些日子了,本不曾打算非要这个时节与大人讲。只是……今日此事一出……可见朝内情况比想象中更泾渭分明一些,便下了决心,请大人过来一叙。”
“你早就想让我入阁?”浦颖怔了怔,“兰芝,我在朝廷上并未让你一直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