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种子

“外国人的船也有一些被害的,但不多。”

谢寒山的回答让她无法确定。

齐布琛拧着眉:“我知道了,你这一路劳累,先去休息吧。”

打发走谢寒山,齐布琛开始看他带回来的账本,这一回亏得可不少,货就不说了,主要是人,抚恤金肯定是要给的,更令她心痛的是这些人都是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的航海人才,一次性折损这么多又得好几年才能培养出新的来。

晚上等加班的胤禛回来,齐布琛和他说起这事,胤禛皱眉:“朝中没听说有这方面的消息。”

如果真如谢寒山所说,海贼为祸甚大,朝中不可能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胤禛叫来谢寒山再次询问,让人退下后跟齐布琛说:“这事儿怕是不简单,你先善后,我在朝中探探消息。”

“你说会不会东印度公司那些人。”齐布琛跟他说自己的猜测,“这些年出海带回来的消息你也看过,欧罗巴那些国家一直在海上争夺,说不得这次的海贼就是他们在背后操纵。”

“也有可能。”胤禛赞同她的猜测,“不过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为什么两广那边不上报消息。”

接下来胤禛更忙了,一边处理刑部的秋审,一边还要挤出时间查这件事。

齐布琛安排好善后的事宜,就等他的消息,不把这伙海贼处理了,短时间内别想再出海。

没等胤禛查出个所以然来,这事儿突然在京中爆开,要知道这年头能做出海贸易的,背后势力都不可小觑,谢寒山回来的快,其他人家也不慢,陆陆续续都收到了消息。

有些人家如胤禛一样,察觉到朝中没有消息,觉得这背后可能有事儿,按兵不动。但也有人家想不到那么深,第一时间就是心疼损失的银子,然后直接上折子弹劾两广的官员和海军,治下治安这么混乱,是怎么做一地长官的?

康熙当然是震怒,立刻法旨责问两广总督,并命海军以最快速度解决这伙海贼。

而由于路途遥远,一个月后京城才收到两广总督的加急折子。

此时刑部的秋审已经结束,胤禛恢复正常下衙时间,他一回来齐布琛就追着他问:“听说两广有消息了,结果如何?”

胤禛神情古怪:“两广总督上折子说之所以没有上报,是因为他已经派人接触,那伙海贼有意接受招降,想在彻底招降后再报于皇阿玛。”

“招降?”齐布琛惊诧,“他们害了那么多人命,还想招降?”

胤禛:“两广总督的折子上说,有许多人都没死,被海贼俘虏了。”

这是用俘虏做筹码?齐布琛:“……那抢的东西呢?”

“……花完了。”胤禛说着自己都不信的话。

齐布琛无语:“上哪儿花的?”

胤禛皱着眉:“这事儿奇怪的很,皇阿玛竟同意派人前去招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