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澜用衣袖擦着慕容离脸上的血迹,见慕容离抬头看他,这才问道:“阿离,你不认得这个人吗?”
慕容离摇了摇头,喃喃道:“怎么会……他是瑶光的人?”
“是。”莫澜很不情愿地说。
慕容离有些难以置信,“莫澜,你早就知道吗?王上也早就知道?”
“王上怕你伤心呐。”莫澜道:“此人原先是禁军护卫,曾在行宫当值,后被遣送出宫去。他在第一次行刺当晚就被抓住。当时我审问他时,他一句话都不说。我还差点以为他是个哑巴呢。后来派聆风阁仔细查探,才知他的底细。”
慕容离道:“他是何人?”
莫澜见事已至此,不欲再瞒着慕容离。“他是明将军之子。”
明家是瑶光国将门世家。明将军之子明煦是慕容离儿时的伴读,也是好友,情同手足。只是明煦体弱多病,不堪胜任将军之职。瑶光国破后,明煦派心腹庚寅、庚辰二人到瑶光王城外接应慕容离。令他们作为王子的死士,以助其复国。而他自己则回到王宫中找到将欲自尽殉国的慕容离,与之换了衣服,替王子坠城殉国。
“不可能的。”慕容离道:“明将军之子早就已经……”已经死了,是替他死的。况且明煦不会武功。若真是明煦,难道看了相貌会认不出来?
莫澜道:“此人虽是明将军之子,但他身份有些不便。据说将近十岁才接回将军府中。你不是也从来没见过他。”
慕容离大惊,竟不知从小一起长大的明煦还有这么一个兄弟。况且明将军为人正派,一向以身作则。想不到他竟会有私生在外的孩子。
“陛下得知他的身份之后,令不要伤他。放了他出宫去,还给了他一笔钱让他令自谋生路。却也知道他不肯就此善罢甘休,陛下身边才常带着护卫。后来他果然潜回行宫中欲再行凶。陛下已经放了他三次。谁知他竟会在凶器上淬毒。”莫澜急道:“如今他死了,岂不是找不出解药救治陛下了么?”
慕容离道:“我知道解药的制法。”
刺客既然是明将军之子,他用的毒药一定是明家家传的那种。此毒药非用涂抹,而是淬于兵器上。明将军家世代习武,习惯将兵器都摆在宅院中,其中就有淬过毒的。慕容离幼时曾到明府中去玩。明煦担心他误伤,于是把解药制法相告,让慕容离熟记于心。
“啊,那太好了。”莫澜又惊又喜,他猜慕容离是得知刺客身份之后想到解药的制法,亏得没对慕容离瞒着刺客的身份。他拉着慕容离道:“那咱们快走,由这边的暗道从大牢中出去倒是近些。”
他们二人出了铁槛,走不远就遇到卫济和聆风阁侍卫在前方把守。莫澜急匆匆吩咐众人将刺客尸首运到牢中。只说刺客受不住刑,便寻着机会自尽了。
莫澜带着慕容离从暗道进入牢中,正要从正门出去。忽见对面撞来一人,厉声道:“老夫正要四处寻你,要把你押进大牢来。不想你自己先到了。祸害我天权国的妖佞。说!你是不是与那刺客串通一气要谋害陛下?”
慕容离见来人是太傅翁彤,正一脸怒色地瞪着他。他慌忙跪下,只低着头,却不为自己辩解。
翁彤冷声道:“为何不言?”
莫澜跪在慕容离旁边,道:“太傅此言差矣。慕容见陛下受伤,以命相护,重伤了那刺客,众护卫才能将其抓获。”
翁彤瞟了莫澜一眼,又问:“那刺客现在何处?”
莫澜道:“在牢中,刺客已经畏罪自尽了。”
“那岂不就是死无对证!”翁彤白胡子一抖,转而道:“呵,谅你也不敢窜通谋反。护卫说当时只有你同陛下在一处。未尽护驾之责,害陛下至此,要判你斩刑也不过分。”
慕容离仍是不言,只是把头垂得更低。
莫澜道:“太傅大人有所不知。刺客行凶时在匕首上淬了毒,亏得慕容逼问那刺客,才得知解药的制法。我们正要赶回去替陛下解毒,是一刻也耽误不得。太傅何不让慕容将功补过,先救了陛下要紧啊。”
翁彤一听,连连摔手道:“怎不早说,还不快去?”
“谢太傅。”莫澜说完,一把拖起长跪不起的慕容离,匆匆出了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