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日薄西山罗文信(1)

画灵人 悠悠慢 2042 字 2022-10-01

只是看了我两眼,老爸老妈就欣然同意了,说他们也打算出去走走,熟悉熟悉一下省城,用不着我们担心,有小薇照顾我他们也很放心。而张晓微虽然弄不懂我在卖什么药,但也没有反对。

老爸老妈知道我们需要二人空间,关键是他们自己也想过过二人世界,嫌我们跟着碍眼,所以确定要出门后,老爸就把车钥匙交给了张晓微,让我们早些回来,不要在外面太久就好,毕竟还有伤在身,也不用管他们去哪,万一真找不到路回来,会主动给我们打电话。

于是在老爸老妈离开一会后,张晓微也开车载着我,往位于东城老街的店子驶去。

已经该有一年的时间没去过店子了,回来这几天,也只是在刚到的时候从门口路过,因为当时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浑身实在难受得紧就没有下车,直接去了芸姐家休息,既然想出门转转,怎么着也该先去店子一趟。毕竟那不仅是小媳妇这一年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地方,同时也将是我今后在省城安身立命的大本营所在,必须得重视。

临福馆变化并不大,大体依然还是我在时候的样子,只是决定真正把这地方当个事业做起来的时候,小媳妇听信袁烂人谗言跟着胡闹,穿上道袍拍的那张宣传画,已经从橱窗撤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张更显专业,也更显格调,颇有些闹中取静意味的、一幅边上带着太极八卦的山水画。从外面来看,除了门头上古色古香的“临福馆”三个字牌匾以外,竟是没有任何其它字眼,令不懂的人根本就弄不明白,这是怎样一个店面。

对此我表示疑惑,连这地方是干嘛的都让人看不懂,又怎能起到宣传的作用?但是小媳妇却告诉我,如今靠门头广告拉生意那一套已经过时了,尤其是我们这一行,更是需要凸显出比其他同行更高的品位和格调,真正的口碑,是通过那些来过的人口口相传做出来的,而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广告吸引过来的,对真正有需求的人来说,“临福馆”三个字就已经足够,那些夸大其词的宣传语多了的话,反而会让人觉得很假,看起来和那些没有真本事,完全靠忽悠的骗子同行没有什么区别。

仔细一想,小媳妇说的确实也挺有道理,尤其再想到这大半年,她一个人拖着不怎么靠谱的袁烂人,和还很稚嫩的杨小天,不仅将店子支撑了下来,还赚下了十多万,顿时更加觉得,这话简直就是金科玉律世间真理了。

这么厉害的小媳妇,咋就没让我早几年遇上,确切说是咋就没让我早几年发现她的厉害呢?

还好现在发现也不晚,或者说刚好合适,否则就该抱憾终身了。

进了店子,才发现和我以前在的时候,宛如杂货铺一般的内部比较起来,已经是另一番天地,重新经过了装修,布局简约典致,关键是看起来没什么变化的门窗玻璃,显然也是重新换上了加厚和隔音处理的,将街道上的喧闹之音几乎完全隔绝在了外面,安静的掉仿佛根针都能听见,再加上柔和的灯光,颇有些宁静古朴的意味。以前挖空心思淘来,尽可能将店子填满的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架商品,绝大部分也已经不见了,只在左面墙保留着很小的一排三层架,依稀放着一些护身符,吊坠手串之类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古典精致的摆件和盆栽,挂画也已经被取走得七七八八,只在正对大门的那面墙上,保留了三幅线条简单的三清神像画,还专门打着柔和的光,橱窗里面那间也同样简约古朴,除了几张用来接待客人的小沙发,便是一些盆栽和摆件了,只有我以前用来画图的那张方桌得到了保留。

至于靠小房间那面墙,我原先淘来的略微浮夸的二手办公桌和老板椅,则被替换成一面小柜台隔了出来,从外面看不到电脑显示器这些了。

我不在的时候,柜台里面已经成了小女人专属的地方,别说向来听话的杨小天不会乱进去,就是喜欢和她呛嘴的袁烂人也不会轻易乱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