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之镜”碎片的威胁暂时被姐妹们凝聚的“存在意志”所逼退,但那股冰冷的、试图否定生命本身的寒意依旧萦绕在网络的边缘,如同伺机而动的毒蛇。更严峻的是,伊莎贝拉体内那股来自圣物的、“秩序”的冰冷意志,并未被驱散,它像一块无法消融的寒冰,沉淀在她的力量核心,不断尝试着将她的生命之力同化为某种绝对、无情的规则。
与此同时,“银烛台”的裁判长马利尤斯,在“虚无之镜”受挫后,变得更加谨慎和疯狂。他意识到单纯的概念攻击难以瞬间瓦解这个根系已深的组织,转而采取了更恶毒、也更针对性的策略——分化与内部爆破。
他不再试图大面积散播低语,而是通过被渗透的渠道,精准地将不同的“毒素”注入不同群体的心中。
对于那些渴望认可、内心仍存有旧时代价值观烙印的新成员,低语悄然响起:“看看她们,那个铁匠满手老茧,粗俗不堪;那个沼泽里的女人与野兽为伍,形同野人;那个所谓的学者,不过是在玩弄文字游戏。她们真的能代表‘女神’吗?不过是一群离经叛道的乌合之众,终究上不了台面……” 这些话术,精准地利用了部分人内心深处对“体面”和“正统”的潜在渴望,挑动着对领导层出身和行事风格的轻视。
对于那些看重力量与实用的成员,低语则换了一套说辞:“伊莎贝拉的力量已经不稳定了,她甚至无法清除自己体内的异种能量。看看艾格尼丝,她的园圃还在枯萎!她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能带领我们走向未来吗?也许……效忠更强大的力量,比如王权,或者……另立更能带给我们胜利的首领,才是明智之举。” 这些话,意在放大对当前困境的焦虑,煽动对领导能力的怀疑,甚至暗示着背叛与投机。
这些经过精心炮制的、扎根于人性弱点的低语,比“虚无之镜”无差别的否定更加致命。姐妹会内部,原本就被信任危机所困扰的氛围,开始出现更明显的裂痕。一些会议上,出现了针对玛丽昂“粗鲁”、莱娜“不合群”、索菲亚“过于理论化”的微词。一种追求“纯粹力量”和“实际利益”的论调,在部分群体中悄然抬头。
伊莎贝拉清晰地感受到了网络中的杂音与暗流。她深知,马利尤斯这一手无比阴毒,他在利用姐妹会规模扩大后必然带来的内部多样性,将其扭曲为分裂的楔子。强行压制只会适得其反。
她必须做出回应,但不是通过命令,而是通过引导,将这场危机转化为巩固信念的契机。
在一个新月之夜,伊莎贝拉召集了所有能连接到网络的姐妹,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 “灵魂回响” 。
她没有站在高处,而是坐在“炉火之心”中央庭院的那棵由她亲手复苏、如今已亭亭如盖的鲜花树下。她的意识通过网络,与每一位姐妹相连,分享的并非力量,而是感受。
她首先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已体内那股冰冷“秩序”意志带来的痛苦与挣扎,那种时刻试图将她非人化的侵蚀感。“我在对抗的,不仅仅是外敌,还有侵入我自身的、试图抹去我们情感与多样性的‘秩序’。这很艰难,我无法保证一定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