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岁末总结

不少官员的目光,下意识地瞟向站在武将班列前端的燕丹,眼中带着钦佩。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奇技淫巧”,实则是强国的根基!

接着,负责郑国渠工程的少府官员出列禀报:“郑国渠工程进展顺利,虽耗资巨大,然去岁因香皂、玻璃等物输往六国,获利颇丰,加之府库本有积存,并未加重百姓负担。”

“依目前进度,全线贯通,预估仍需四至五年。”

“然部分渠段已开始发挥效益,灌溉良田数十万亩。”

嬴政微微点头,并未多言。

郑国渠是百年大计,急不得。

随后,掌管百工事宜的工师丞出列,语气中带着自豪:“禀大王,去岁大力推广之新式石磨,如今已遍及各郡县官营作坊,乃至富户之家。”

“所出麦粉,细腻远胜六国所产!如今咸阳‘秦粉’已成名产,价高而难求,六国商贾争相采购,岁入亦增!”

这时,一位负责邦交和贸易的典客署官员补充道:“然,六国之中,亦有能人。”

“去岁下半年起,魏、楚、齐等国,已隐约察觉香皂、玻璃、烈酒等物,虽享乐之用,实则如同抽丝剥茧,不断吸纳其国财富入秦。”

“故,此类物品在六国销售,虽仍为大利,但增速已不如前两年迅猛。”

“尤其各国忠直之臣,屡有劝谏君王禁绝或仿制之声。”

这话让殿内气氛微微一凝。

六国并非全是蠢人,秦国的经济战略已被部分识破。

嬴政闻言,却不见丝毫沮丧,反而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无妨。天下利来利往,彼等即便知晓,又如何能完全禁绝?人能戒除享乐否?且我大秦新品迭出,彼等仿制不及。此乃阳谋,非阴谋也。”

他目光转向一直沉默不语的燕丹:“安秦君以为如何?”

燕丹出列,躬身道:“大王圣明。六国疆域、人口不弱于我,若能以奇物换其粮帛,削弱其力,充实我库,乃上策。”

“即便其有所警觉,减缓流入,亦无伤根本。关键在于,我大秦需不断推陈出新,保持优势。且……待我兵锋所至,彼国库空虚,岂不更易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