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社区实践解危难 浩然正气积德厚

气御寰宇 不见高峰 2678 字 1天前

趁着这短暂而宝贵的安静间隙,步高峰快步走到双方中间的空地,先是向轮椅上的王爷爷和他的子女投去一个安抚和尊重的眼神,微微点头,然后又看向那位戴眼镜的李先生,同样点头致意。他面向众人,朗声道,声音依旧平稳有力:

各位叔叔阿姨,大哥大姐,我是枫林苑社区的志愿者步高峰,也是天南大学的学生。我理解大家此刻的心情,理解高层的邻居们上下楼的艰难和不便,也完全理解低层邻居们对采光、噪音和房屋价值的担忧。大家的顾虑都是真实存在的,都值得被认真倾听和对待。

他先以共情的态度,承认了双方诉求的合理性,这让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丝,至少没有人立刻出声反驳。

他继续说道:加装电梯,是国家和我市大力提倡的惠民工程、适老化改造的重要内容,其初衷是为了提升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一点,政策法规有明确支持。但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强调,任何惠民工程的推进,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全体业主意愿、依法依规、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天伦星系社区治理促进法》和《天南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都明确规定,需要业主协商一致,签订协议,确保程序公开、公平、公正。

他先点明法规依据,为后续的调解框定了法理基础,稳住了场面的法理之势。

光说这些大道理有什么用?他们(低层)就是死活不同意!我们老人等不起!支持方中有人忍不住喊道,情绪依然激动。

同意了我们的损失谁负责?你说得轻巧!反对方立刻有人反驳,火药味再次升起。

步高峰抬手,做了一个下压的手势,目光扫过说话之人,那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让那两人下意识地闭上了嘴。他继续引导,将话题从情绪宣泄转向具体问题:这位大哥,这位阿姨,请先别急。我们既然要解决问题,就不能停留在或不同意的层面。我们是不是可以先放下情绪,具体分析一下矛盾的焦点在哪里?比如,低层的邻居们,你们担心的采光影响,具体是哪个时间段、影响程度预估有多大?噪音主要是施工期还是运行期?对于房屋价值的担忧,是否有相关的市场数据或评估报告作为参考?而高层愿意做出的补偿,具体方案是什么,是否还有协商的空间?

他提出的问题具体而明确,直接指向了冲突的核心症结。同时,他暗中对经验丰富的张大姐使了个眼色。张大姐立刻会意,拿出记录本和录音笔(经告知同意),开始引导双方各派出代表(王爷爷的儿子和那位李先生)坐到旁边临时搬来的桌子旁,逐一列出各自的具体诉求、证据和底线。

步高峰则在一旁,看似只是观察和偶尔插话引导,实则继续运用他那精微的感知能力。他微妙地调节着周围小范围的空气流动,让因人群聚集而有些闷热、滞涩的气息缓缓流通起来,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清凉和舒缓,辅助平复众人焦躁的情绪。他甚至能通过气流的细微变化,感知到人群中哪些人情绪依然激动,哪些人开始趋于理性,哪些人是盲从者,从而适时地插话,或给予安抚,或强调重点,或引导沉默的大多数发声,巧妙地引导着现场情绪之势的流向,使其从对抗转向沟通。

在倾听双方代表陈述的过程中,步高峰回想起之前查阅社区档案和学习案例时,看到过邻近紫金市一个类似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成功案例,他们采用了分层阶梯式补偿+后期运维基金共担+第三方环境影响预评估的创新模式,成功化解了矛盾。他感到这是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待双方代表基本陈述完毕,情绪也相对稳定后,步高峰适时地提出了这个案例,并以此为基础建议道:各位邻居,我了解到邻近的紫金市有一个和我们情况非常相似的小区,他们最终成功加装电梯,采用的是一种分层补偿+基金共担+科学评估的模式。我们是否可以参考这个思路,探讨一种适合我们幸福里3号楼的方案?

他详细解释道:比如,高层住户根据受益程度,出资对低层住户进行阶梯式的、合理的经济补偿,体现对低层住户权益受损的弥补。同时,所有受益业主共同出资设立一个专门的电梯后期维护和电费基金,减轻低层住户对长期额外支出的担忧,也体现责任共担。最关键的是,我们可以立即联系并邀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加装电梯可能造成的采光、通风、噪音影响进行科学的预评估,用客观数据说话,而不是凭空猜测和担忧。评估结果可以作为最终补偿方案调整和优化设计的重要依据。

这个提议,既考虑了低层住户最关心的经济利益和长期顾虑,用补偿和基金体现了公平,又引入了科学评估来消除不确定性,同时也体现了高层住户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担当,提供了一个现实、公平且具有建设性的谈判框架。它成功地将双方的注意力从转向了如何合作解决问题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