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手指停在兵部尚书的名字上,思绪在【数据沙盘】构建的军事网络图中流转。兵部尚书,一个看似庞然大物,实则权力结构中漏洞百出的存在。系统标示出他与几位老将的紧密联系,以及他私下与某些士族门阀的经济往来。这些信息,是杨昭手中无形的利刃。
他收回手,看向桌案上苏墨拟定的《军务司筹建章程》初稿。这份章程,经他亲自修订,字字句句都透着精妙的算计。它将军务司的职权范围,从军费核算、武器研发、军队整训,细化到各级军官的考核任免,甚至包括对边境军情的直接上报权。每一点都直指兵部核心,却又披着“临时机构”的外衣,让皇帝难以直接驳斥。
“苏墨,章程再细化,特别是关于军务司与兵部各司的权限划分,务必做到滴水不漏,又能釜底抽薪。”杨昭对苏墨吩咐。
苏墨躬身应是,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份章程,更是杨昭插手军务的合法凭证。
“李沐风,御林军和禁卫军的渗透,进展如何?”杨昭又问。
李沐风抱拳:“回侯爷,已按照您的指示,安排了二十名宁远卫精锐,以新兵身份混入御林军和禁卫军的基层营队。他们背景清白,武艺出众,且经过特殊训练,能迅速融入。目前,已初步掌握了部分营队的人员构成和日常操练情况。”
“很好。要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引起注意,而是悄无声息地掌握信息,并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杨昭叮嘱。他需要眼睛和耳朵,更需要能够执行命令的棋子。
次日早朝,皇帝宣读了设立“军务司”的旨意。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兵部尚书周大人脸色铁青,他怎么也没料到,杨昭竟然敢直接将手伸向兵权。
“陛下,军务乃国之根本,设立军务司,恐与兵部职权重叠,徒增混乱!”周大人出列,语气沉重,试图阻止。
“周尚书此言差矣。”杨昭平静地出列,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军务司乃陛下为应对边境燃眉之急,特设的临时机构,旨在辅助兵部,提升效率。职责明确,绝无重叠。况且,边境战事吃紧,将士浴血,若仍循旧例,恐贻误战机。”
他将“临时”和“辅助”二字咬得极重,又将话题引向边境战事和将士性命,堵住了周大人的嘴。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但眼底深处,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要的就是杨昭这股锐气。
最终,在皇帝的强硬态度下,军务司的设立被强行通过。杨昭兼任军务司主事,品级与兵部尚书平齐,但实际权力却因皇帝的“便宜行事”而更显突出。
散朝后,周大人拂袖而去,连看都没看杨昭一眼。其他朝臣,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则面色复杂。他们都清楚,京城的天,又将迎来一场更大的风暴。
军务司的衙门设在兵部旁的一处独立院落。杨昭没有耽搁,立刻带领苏墨和李沐风,以及从杨氏商行抽调来的精干人手,开始筹备。
“军务司的首要任务,是清查边军军饷!”杨昭在军务司的第一次会议上宣布。
此言一出,苏墨和李沐风都心头一凛。军饷,是军务中最敏感,也最容易滋生贪腐的环节。历年来,边军军饷被层层盘剥,是公开的秘密。杨昭选择从这里下手,无疑是直击要害。
“苏墨,你负责拟定一份详细的军饷清查方案,包括账目核对、实地走访、将士问询等环节,务必查清每一笔去向。”杨昭吩咐。
“李沐风,你率宁远卫,配合京兆尹府,秘密调查京城内与边军军饷相关的几家钱庄和粮草商行。【数据沙盘】已为我们指明了几个关键的钱庄和粮草商。务必掌握第一手证据。”
李沐风领命而去。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那些盘剥军饷的势力,背后往往牵连着朝中大员。
清查军饷的消息不胫而走,京城震动。兵部尚书周大人更是怒不可遏。他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杨昭小儿,欺人太甚!他这是要掘我兵部的根基!”周大人拍案而起。
一名幕僚献策:“大人,军饷之事,牵连甚广,杨昭初来乍到,恐怕难以尽数查清。不如我们先发制人,对外宣称军务司清查不力,反而耽误军务,引起陛下不满。”
周大人沉吟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他立刻授意手下,在京城散布谣言,抹黑军务司。
然而,杨昭对此早有预料。他开启【人才洞察】系统,对兵部上下进行了扫描。果然,有几名看似不起眼的郎中、主事,与周大人来往密切,且忠诚度极低,存在贪腐迹象。
“苏墨,派人盯着兵部那几位。”杨昭吩咐,“他们会是周大人散布谣言的棋子。一旦有异动,立刻收集证据。”
与此同时,杨昭亲自坐镇军务司,调阅历年边军军饷的账册。凭借【数据沙盘】的强大分析能力,那些看似天衣无缝的假账、虚报,在他面前都现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