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商行急忙应对杨氏农具的冲击。陈德下令各地分号,不计成本也要仿制杨氏的农具,并以更低的价格倾销。然而,这一策略很快就碰壁。
“掌柜的,咱们的农具根本卖不动啊!”一个分号管事从外地赶回,脸上满是疲惫。
“怎么会卖不动?价格不是压下去了吗?”陈德声音发冷。
管事苦着脸说:“压是压下去了,但百姓不认啊!咱们的铁料成本高,压低价格就得亏本。就算亏本卖,杨氏的农具用的是百炼精铁,耐用度比咱们的高出好几倍。百姓又不是傻子,买一件能用几十年的,谁还愿意买咱们这种用几年就坏的?”
“而且,杨氏农具的样式都是郎中大人亲自设计的,用起来确实轻便省力。咱们找了多少铁匠,也做不出那个样子。百姓们都说,杨家的农具是‘活神仙’造的,用着顺手,干活快,产量也跟着涨!”
管事的话,像一盆冰水,彻底浇灭了陈德心头最后一丝希望。杨昭这一招,直接打到了金鼎商行的命门。金鼎商行引以为傲的铁料,在百炼精铁面前,失去了优势。而他们那套垄断渠道、打压同行的老把戏,在面对万千农户的实际需求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陈德颓然坐在椅子上,嘴唇颤抖。他想过杨昭会在京城与他死磕,也想过杨昭会去争夺矿山,甚至去拉拢那些大客户。但他从未想到,杨昭会跳出这些圈子,直接从最底层、最不起眼的农具入手,将整个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杨府,苏墨将各地的最新报告呈给杨昭。
“郎中大人,金鼎商行在农具市场上的反击,彻底失败了。他们亏损严重,许多分号的掌柜都叫苦不迭。现在,许多原本与金鼎合作的农具商,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从我们这里进货,甚至主动要求代理我们的产品。”苏墨的脸上露出喜色。
杨昭翻阅着报告,脸上平静无波。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金鼎商行在京城的颓势,已经蔓延到京城之外了。”杨昭手指在地图上轻点,“这些农具,只是一个引子。百姓们尝到了甜头,自然会信任我们杨氏。”
他抬起头,看向苏墨:“苏先生,现在是时候将我们的‘百炼精铁’销售网络,与农具的销售网络彻底打通了。那些购买了我们农具的百姓,以及那些代理我们农具的商户,都可以成为我们百炼精铁的潜在客户。”
“我们可以推出一些配套的优惠政策,比如购买农具的商户,在采购百炼精铁时,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这样一来,他们为了降低成本,自然会转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