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道,素来鱼米之乡,物产丰饶。然而,自入春以来,雨水便异常稀少。天空碧蓝,太阳毒辣,大地渐渐开裂,河床显露,枯黄的禾苗在田间无力地耷拉着脑袋。
起初,百姓只是祈祷,地方官府也只是象征性地张贴布告,组织几场求雨仪式。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旱情愈发严重,恐慌开始在江南蔓延。井水枯竭,河水见底,往日熙攘的市集也变得冷清,人们脸上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焦虑和绝望。
杨家,作为江南首屈一指的豪门,自然也感受到了这股压力。杨老太爷每日愁眉不展,家族产业中,田产和水源相关的生意首当其冲受到打击。
“少爷,这样下去,只怕今年收成无望,百姓要流离失所了!”苏墨忧心忡忡地向杨昭汇报。他手里拿着各地送来的灾情报告,字字句句都压得人喘不过气。
杨昭坐在书房里,桌上摊开的不再是商业地图,而是江南道的水文地质图。他手指轻敲桌面,思绪快速转动。天灾,既是危机,也是机会。一个能让杨家真正深入民心,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机会。
他调动【家族传承系统】,【数据沙盘】迅速模拟出旱情持续下去的各种后果,触目惊心。饥荒、暴乱、瘟疫……连锁反应。同时,【知识库】中关于水利工程、农田灌溉、抗旱作物的知识模块被迅速调出。
“苏墨,召集杨家所有管事,尤其是负责田产和水利的,即刻到议事厅。”杨昭果断吩咐。
议事厅内,杨氏族人大多愁容满面。他们讨论着如何减少损失,如何安抚佃农,却无人能提出有效应对旱情的办法。
“诸位叔伯,眼下旱情危急,我杨家不能坐视不理。”杨昭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有族人听了,不以为然地低声嘀咕:“这天灾人祸,能有什么办法?难不成杨昭还能呼风唤雨?”
杨昭没有理会这些议论。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几处河流和地势较低的区域。“根据我杨家多年收集的地理志记载,以及我最近的实地勘察,我发现有几处地下水脉丰沛,只要深挖,便能引出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