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要剿,但剿抚并用。”秦明帝转着手里的扳指。
“着令北地都尉,率边军精锐,击溃叛军主力,擒拿贼首阿勒坦。
同时,诏令北原郡:凡放下武器者,既往不咎。朝廷将派遣精通农事之官吏,携新式农具、耐寒作物种籽,入北原郡,教授耕作、改良牧草。
减免北原郡三年赋税,鼓励关内商贾前往互市。”
他顿了顿:“告诉北原郡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曾经的匈奴人,还是后来的秦人,既入大秦,便是秦人!大秦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子民,但也绝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土之行!”
“可是陛下,如此一来,耗费甚巨……”掌管财政的官员面露难色。
秦明帝看向他,只问:“能不能干?”
对面官员:“……”
一阵非常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能!”
那还能咋滴?
难不成还能说不能?然后被上面的帝王给罢黜掉?
这年头当官的可不比一百年前——但凡是个识字的只要想当官!最次也是个地方小官吏。
如今的情况是天下英才都疯狂的挤科举。
大秦三年一次科举,其实根本不缺人才。
帝召——立卫青为北地都尉。
卫青是谁?
这名字一出来,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人能想起来。
直到有武将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那些没反应过来的人:“当然是前些年的武举第一。”
偏文的臣子:“……”
说实在的,他们其实更关注文举。
既是武举魁首,基础军略、勇力当属上乘。陛下敢于将此重任交付,想必此人定有过人之处,或是沉稳,或是奇谋。
只是……确实年轻了些,压不压得住边军那些骄兵悍将,还需观望。
不少官员心里虚啊!!
但没人敢当面质疑。秦明帝决定的事,很少更改,尤其是在用人上。登基那么年,看似温和,实则乾纲独断,手段老辣。
卫青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