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满意地点点头,踱步到窗前,看着窗外春意盎然的宫苑,状似无意地问道:“此次平息风潮,爱卿调兵遣将,如臂使指,京营诸将竟无半分滞涩,实属难得。”
林宸心中微微一沉,知道皇帝这话看似夸奖,实则暗藏机锋。他调动京营,事先已请得旨意,但执行如此顺畅,无疑显露出他在军中,尤其是在京畿防卫体系中的影响力。
“陛下谬赞。京营将士,皆知此为稳定社稷、护卫陛下之举措,故能上下一心,恪尽职守。此乃陛下平日威德所致,非臣之能。”林宸将功劳轻轻推回给皇帝。
崇祯转过身,深深看了林宸一眼,笑容不变:“爱卿过谦了。对了,太子近日学业颇有进益,对格物之道亦表现出浓厚兴趣,时常问及林卿家中的那位‘小先生’。朕想着,或许可让太子偶尔去格物院走动走动,开阔眼界,爱卿以为如何?”
林宸心头一凛。让太子接触格物院,既是恩宠,也是试探,更是要将下一代君主与林家,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同时也在太子身边安插下监视的眼睛。
“太子殿下天资聪颖,愿涉猎实学,乃国朝之福。格物院必当扫榻相迎,只是院中多是匠器杂物,恐惊了殿下。”林宸斟酌着词句。
“无妨,男孩子,多见见世面好。”崇祯摆摆手,定了下来,“此事便这么定了。”
君臣二人又闲聊几句,林宸方才告退。走出宫门,春日暖阳照在身上,他却感到一丝寒意。金融风暴虽过,但皇帝心中那根名为“忌惮”的刺,似乎扎得更深了。
三、 格物破壁,电波传讯
格物院内,小林玥对电报中继放大器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她放弃了单纯改进导线和电池的思路,转而专注于强化电磁线圈和优化电路结构。经过无数次尝试,她设计出一种采用多层缠绕、使用极高纯度软铁芯的强力电磁铁,作为接收端的关键部件。
“小姐,按您新图纸做的这个‘继电器’,效果惊人!”一名年轻工匠兴奋地跑来汇报,“我们在格物院主楼与后山观测点之间测试,距离超过三里,信号清晰稳定,几无衰减!”
林玥立刻跑到试验场地,亲自操作。当她在这头按下电键,发出代表“大明”的特定长短信号后,片刻,观测点那头便用灯笼发出了确认接收的信号。
“成功了……”饶是以林玥的清冷性子,此刻也忍不住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意味着,电报的实用化,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虽然距离真正的“千里传讯”还差得远,但“驿站”中继的理论已经验证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