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东留着和保利尼奥同款发型;
就连主帅都在模仿斯科拉里啃手指。
比赛第37分钟,申花获得任意球。郑智准备主罚时,全场齐声高喊:“恒大!恒大!”
我坐在看台上忍不住接梗:“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支球队,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球还真进了!梅东用一记《卖拐》式的弧线球把皮球“忽悠”进了球门。
进球后全队复刻恒大经典庆祝动作——32个人叠罗汉,把进球功臣压得直拍草皮:“防忽悠热线110啊!”
第五卷:恒大老将同学会
随着赛季深入,申花陆续签下:
郜林——职务是“气氛组顾问”;
黄博文——“饮水机管理员”;
冯潇霆——“段子手总监”。
更衣室成了恒大老将同学会。某次训练后,郜林看着新援名单感慨:“缘分啊!”
郑智在旁边接梗:“谢谢啊!”
但问题很快出现。这些老将在场上熟练运用“忽悠式跑位”——看起来在冲刺,实际在散步;使出一招“树上七个猴”——假动作晃得自己差点摔倒。
最经典是对阵国安,郑智中场拿球后连喊三声“拐啦拐啦拐啦”,对方后卫愣是没敢上抢。
第六卷:恒大模式水土不服
赛季过半,申花排名中游。阿勒萨尼终于发现不对劲:
在广州行之有效的“三九队规”,在上海变成“三不原则”——不迟到、不早退、不努力;
恒大的“重奖重罚”制度,在这里成了“重在参与”;
就连买来的“恒大特产”增城荔枝,运到上海都发霉了。
《足球之夜》做了一期特别节目,把我的看球VLOG剪了进去。画面里我举着喇叭喊:“恒大模式是个好东西,但希望你以自己的方式得到它。”
更衣室里,郑智召集全员开会:“有人模仿我的脸,还有人模仿我的面,但你模仿的不是恒大,是寂寞!”
第七卷:觉醒时刻
转折点来得突然。
对阵保级队南通支云,申花0-2落后时,看台响起震天嘘声。我带头唱起申花老歌《蓝色的心》,渐渐变成万人大合唱。
场上,梅东突然扯掉恒大款护腿板,郑智脱下08号球衣露出里面的申花老队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