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到成功?申花喜迎新厂长!

中超夏季转会窗口关闭前的最后一刻,一则消息如同深水炸弹般投入了中国足球略显平静的湖面,瞬间炸起了滔天巨浪,以及无数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

【官方: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宣布,法国前锋安东尼·马夏尔正式加盟!】

评论区瞬间爆炸,一秒万评。

“卧槽?!马夏尔?!是我知道的那个马夏尔吗?!”

“新亨利?姆巴佩模板?那个男人他来了?”

“申花这是捡到宝了?不对,这宝是不是有点……过期了?”

“曼联电子厂最后一任厂长,远渡重洋,来指导中国足球的电子厂建设了?”

“欢迎马厂长莅临中超视察工作!鼓掌!”

“申花这是病急乱投医啊?这哥们儿现在还能踢吗?”

“楼上的不懂了吧?这叫技术扶贫!马厂长是来传授《论如何优雅地躺拿高薪并让球迷无FUCK说》的先进经验的!”

“谐音梗扣钱!‘马’上就能‘下’班了?‘尔’等替补席看好饮水机?”

此时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VIP通道外早已被闻风而来的球迷和媒体挤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严阵以待,球迷们举着写着“Wele Martial”、“马厂长辛苦了”甚至“电子厂申花分厂招聘中”的牌子,气氛热烈中透着一股浓郁的沙雕气息。

当安东尼·马夏尔的身影终于出现时,现场响起了一阵欢呼和……些许压抑不住的笑声?

无他,只因为马厂长这身打扮,实在太有范儿了。墨镜、耳机、潮牌外套,表情淡漠,步伐从容,仿佛不是来踢球的,而是来参加某个时装周活动,或者……刚刚下夜班准备回家的厂区时尚Icon。

他接过球迷递来的笔,熟练地签名,面对镜头,露出了一个标准的、经过千锤百炼的、看似礼貌但实则拒人千里之外的微笑。

好不容易挤上俱乐部安排的专车,马夏尔摘下墨镜,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与他印象中截然不同的现代都市景观,微微有些出神。经纪人在一旁喋喋不休:

“安东尼,放轻松点。这里是中超,压力比曼联小多了。这里球迷很热情,媒体……呃,比较有创意。你只需要拿出你七八成功力,不,五六成就够用了。你就是这里的王……”

马夏尔淡淡地“嗯”了一声,目光依旧看着窗外。压力?他早习惯了。从天之骄子到“电子厂厂长”,他什么没经历过?他现在只关心这里的食堂怎么样,以及……宿舍的床垫够不够软。毕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需要全方位的休息。

翌日,申花俱乐部为马夏尔举办了盛大的亮相仪式。虹口足球场涌入了几千名球迷,想一睹“法国帝星”的风采。

主持人热情洋溢:“下面,让我们欢迎,曾经的法兰西超级新星,拥有风一样速度的艺术型前锋——安东尼~~马夏尔!!!”

聚光灯打下,马夏尔小跑着出场,对着看台挥手。气氛很热烈。

然后是保留节目:颠球展示。

马夏尔气定神闲,用几个简单的动作颠着球,姿态优雅,功底依稀可见。球迷们送上掌声。

接着,他需要一脚将球踢向看台,送给幸运球迷。

马夏尔助跑——姿势潇洒——起脚——

足球划出一道……略显疲软的弧线,堪堪飞过广告牌,落在……第一排座位前面空地上。甚至没碰到一个球迷。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主持人赶紧打圆场:“哈哈哈!看来我们的新援是想把机会留给最前面的球迷!谁抢到就是谁的!马夏尔真是……呃……雨露均沾啊!”

看台上不知哪个大聪明喊了一句:“厂长大气!下放权限,让员工自己抢!”

顿时哄笑一片。

马夏尔听不懂中文,但他能感受到那种笑声似乎并不全是恶意,更像是一种……调侃?他维持着脸上的微笑,心里嘀咕:这地方,好像有点意思。

训练日第一天,主教练斯卢茨基(Slutsky)特意安排了队内对抗赛,考察马夏尔的状态。

队员们也都想看看这位大名鼎鼎的前队友,到底还剩几成功力。

第一次触球,马夏尔在中场背身拿球,轻巧地一拉一扣,摆脱了上前逼抢的吴曦,动作连贯写意,依稀可见当年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