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矿坑成为了曙光残部临时的、冰冷的子宫。
希望在这里孕育,却也伴随着无处不在的窘迫和不安。
空气混浊,带着铁锈和尘土的陈腐味道。
有限的应急发电机提供的电力仅能维持最低程度的照明和通风,大部分区域依旧笼罩在昏暗中。
人们挤在矿层各处,依靠分发下来的薄毯和彼此体温抵御地下的阴冷。
伤员的呻吟和压抑的咳嗽声是这里最常听见的背景音。
江季黎几乎没有合眼。
她巡视着每一个角落,检查物资储备,安抚情绪崩溃的幸存者,与陆岩确认警戒哨位,和沈鸿讨论临时实验室的搭建。
她的冷静和不知疲倦成为稳定人心的基石,但沈鸿和苏婉清都能看到她眼底深处压抑的沉重和血丝。
临时实验室在矿坑底层一个相对干燥的隔间里草草建立起来。
带来的设备寥寥无几,主要依靠那些抢救出来的核心数据硬盘和几台幸存的笔记本电脑。
沈鸿和技术团队在微弱的光线下,继续着对陈明远数据的研究,重点聚焦于“诺亚之种”的生命能量特性与意识场的关联。
“博士的理论认为,‘倾听者’的本质是意识频率与‘摇篮’网络产生了某种共鸣或通道。”沈鸿指着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模型,对江季黎低声道,“林默之前是被动接收,痛苦源于无法理解和过滤。而现在,‘诺亚之种’的能量似乎强化并一定程度上‘纯化’了他的意识场,让他开始能进行初步的交互,但极其危险,就像用手去触摸高压电线。”
“我们需要一个‘绝缘手套’。”
江季黎一针见血。
“是的!或者说,一个‘滤波器’和‘放大器’。”沈鸿眼神狂热,“陈博士的数据里有相关设想,基于‘诺亚之种’创造一个小范围的、稳定的生命能量场,在这个力场内,‘倾听者’的意识可以得到保护和增强,更安全地感知甚至…施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