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情报的价值与图书馆远征

与“磐石”基地建立的初步信息共享机制,很快显现出其价值。

几天后,何翟添传来一条加密信息,内容简洁却至关重要——

“监测到大规模尸群异常移动,源头疑似西北方向旧城区,初步判断总数逾千,移动模式呈现类迁徙性,目前方向东南,平均日推进速度约5-7公里。依据当前路径模型推算,约15-20天后可能进入贵我双方共同关注的缓冲区域。建议提前规划,加强警戒。另,侦测到该尸群中存在个别异常高能量反应源,性质不明,标记为高风险。”

这条信息立刻在曙光基地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报。

“上千规模…类迁徙性…还有异常反应源?”陆岩盯着地图,手指在西北旧城区到基地所在的东南郊区之间划出一条线,“这绝不是小打小闹。如果它们不改变方向,我们必须提前准备。”

江季黎立刻召集核心团队。

“情报的真实性有待最终确认,但我们不能冒险。”

“陆岩,立刻派出多支侦察小队,沿西北方向梯次侦察,核实尸群规模、精确路径和速度。”

“沈工,检查所有防御设施,特别是‘蜂巢’系统,确保处于最佳状态。”

“婉清,启动应急医疗预案,清点药品储备,准备接收可能的大规模伤员。同时,通知西山营地和南湖渔村,共享这条预警信息,建议他们同样做好准备。”

基地再次高效运转起来。

这一次,不再是应对迫在眉睫的攻击,而是为了一场可能到来的风暴进行未雨绸缪的准备。

贡献度制度在此刻发挥了作用,高风险的外出侦察任务提供了极高的点数奖励,吸引了有经验的队员主动请缨。

另一方面,来自“磐石”的常规信息交换中也夹杂着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附加信息”。

其中一条提到,在通往旧城区的方向上,有一处中型社区图书馆,据信保存尚算完整,且因其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未被大规模洗劫。

“图书馆…”

江季黎心动了。

里面可能保存着珍贵的知识——不仅仅是文学小说,更可能有实用技术手册、本地植物志、医药典籍、甚至城市建设档案和地图。

这些对于基地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其价值不亚于食物和药品。

“我们必须赶在那股尸潮波及之前,拿下那里。”

她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