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来的人》(711一720集)

第711集:小满的“控水术失灵3.0”与“会变颜色的尾巴”

小满的控水术又出“新花样”了——这次不是黏人,不是失灵,而是“情绪联动”:她开心时,尾巴会变成淡蓝色,控水术凝出的海水也跟着变蓝;她生气时,尾巴炸成橙红色,海水直接变成“小火焰”形状;最离谱的是害羞时,尾巴尖会冒粉色泡泡,连带着水母缸的水都飘起粉色小泡,“顶石子”被泡泡裹住,活像个“粉色水晶球里的水母”。

这天早上,林夏刚把星点水母黏液样本放在实验台,小满一开心,尾巴“唰”地变蓝,控水术没控制住,直接把样本盘变成了“蓝色水球”,黏液样本全混在水里。林夏气得头发炸起:“苏小满!你再让尾巴乱变色,我就把你的水球全冻成冰块!”小满委屈地缩了缩尾巴,蓝色慢慢褪成白色,可尾巴尖还是冒了个粉色泡泡,刚好落在林夏的咖啡杯里,咖啡瞬间变成“粉色拿铁”,林夏尝了一口,居然还带着点甜味——原来是尾巴泡泡里混了她昨晚没吃完的草莓糖渣。

更搞笑的是喂小光时,小满觉得小光今天模仿机械螃蟹的样子特别可爱,尾巴突然变粉,水箱里飘满粉色泡泡,小光被泡泡裹着,绿光透过粉色,变成了“粉绿渐变色”,活像个“会发光的”。小桃路过看到,举着手机拍个不停:“小满姐,你的尾巴简直是‘情绪染色剂’!以后我们办‘色彩节’,你就是主角!”

为了“控制”尾巴颜色,沈清月出了个主意:“你试着把情绪和海水‘分开’,比如开心时,只让海水变蓝,不让尾巴变色。”小满练了一上午,结果练反了——海水没变颜色,尾巴却一会儿蓝一会儿红,像个“变色灯笼”,连机械螃蟹都举着钳子对着她晃,像是在“看表演”。

转机出现在喂鲸鱼幼鲸时——幼鲸用头蹭小满的手,小满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尾巴突然变成柔和的紫色,控水术凝出的海水变成“紫色星星”,轻轻落在幼鲸背上。幼鲸开心地跃出水面,紫色星星跟着溅起,落在海里变成一串“紫色涟漪”。林夏突然喊:“我知道了!你的情绪和星点水母的发光蛋白有关!上次去星星部落,你沾了太多发光黏液,现在黏液和你的异能磁场连在一起了!”

果然,林夏检测出小满的尾巴毛发里,残留着星点水母的发光蛋白,蛋白会跟着情绪激素变化颜色。“等蛋白代谢完就好了,”沈清月笑着说,“不过现在也挺好,你的尾巴就是‘情绪晴雨表’,我们一看就知道你开不开心。”

当晚,小满故意让尾巴变蓝,用控水术在甲板上做了“蓝色水烟花”;小桃给她的尾巴编了串荧光海带,说是“让颜色更鲜艳”;林夏则用尾巴的颜色变化,做了“情绪与发光蛋白关联图”,加进了黏液研究的论文里。小满躺在甲板上,尾巴随着心情慢慢变色,小光趴在她身边,绿光也跟着变,一人一水母,像两颗会变色的星星,映着月光,好看极了。

第712集:小桃的“深海生物化妆舞会”与“会认错人的小螃蟹”

小桃看了人类化妆舞会的视频后,非要办一场“深海生物化妆舞会”:“给水母贴亮片,给海豚画腮红,给小螃蟹戴面具,大家都扮成自己喜欢的深海生物,肯定好玩!”

她的“化妆道具”脑洞大开:用荧光海带剪成“水母触手面具”,用贝壳磨成“螃蟹盔甲”,用发光蛋白调的颜料,给海豚画“背鳍花纹”,甚至给机械螃蟹做了个“章鱼帽子”,套在它的壳上,八只“触手”耷拉着,活像个“笨笨的章鱼机器人”。

舞会当天,科研站的甲板变成“化妆间”:小桃给“顶石子”的伞盖上贴了亮片,说是“扮成星光水母”;给小长的背鳍画了彩虹花纹,说是“扮成彩虹海豚”;给小闹钟戴了个小贝壳面具,只露两只钳子,说是“扮成神秘螃蟹侠客”。

可化妆舞会刚开场,就乱成一团——小闹钟戴着眼罩看不清路,把机械螃蟹当成了“大章鱼”(因为机械螃蟹戴了章鱼帽子),举着钳子追着它夹;“顶石子”贴了亮片后,觉得自己太亮,害羞地躲在缸底,亮片掉了一地,被小光当成“零食”,用触须卷着吃;小长画了腮红后,觉得自己不好看,跳进海里把颜料洗了,结果海水变成了彩虹色,疤疤游过来,以为是“彩色食物”,一口吞了口海水,结果打了个彩虹色的喷嚏。

最离谱的是小桃自己——她扮成“荧光海带精灵”,用荧光海带把自己裹成了“海带卷”,结果被海鸟当成了“新鲜海带”,追着她啄,吓得她抱着小海豚跑,海带丝掉了一路,最后还是小满用控水术把海鸟赶走,小桃的“精灵装”变成了“破海带装”。

可大家笑得不亦乐乎——小闹钟和机械螃蟹追着追着,居然跳起了“螃蟹舞”;“顶石子”看到大家开心,也从缸底浮出来,用触手顶着亮片,给大家“撒亮片雨”;小长洗干净后,主动让小桃再画一次,这次画了个“水母图案”,得意地在海里游来游去。

小主,

舞会结尾,小桃给每个“参与者”发了“最佳装扮奖”——给小闹钟的是“最糊涂侠客奖”,给机械螃蟹的是“最像章鱼奖”,给“顶石子”的是“最亮水母奖”,给自己的是“最惨海带精灵奖”。当晚,大家的“化妆照”被林夏做成了“深海化妆舞会集锦”,发在社交账号上,评论区全是“求参加下次舞会”的留言。

第713集:林夏的“黏液记忆胶应用”与“会显影的老照片”

林夏的星点水母黏液记忆胶,终于到了“实战应用”阶段——她用记忆胶修复了一张沈清月爸爸和老船长的合影,照片原本模糊得只剩轮廓,涂了稀释的黏液后,放在台灯下烘了十分钟,居然慢慢显露出清晰的画面:两人站在海鹰号甲板上,手里举着铜钥匙,背后的螃蟹群里,一只带“清”字印记的螃蟹正举着小石子,画面边缘还有当年的日期“1987.7.15”。

“太神奇了!”沈清月摸着照片,眼睛发红,“这是爸爸最清晰的一张照片,我以为再也看不到了。”林夏得意地挑眉:“还有更厉害的——记忆胶能显影被擦掉的字迹,以后修复旧文档、旧日志,全靠它!”

可应用过程中,林夏又闯了祸——她用记忆胶修复老船长航海日志时,涂得太多,黏液渗到了下一页,结果两页的字迹叠在了一起,变成了“天书”。小满赶紧用控水术把多余的黏液吸走,沈清月用吸水纸轻轻按压,折腾了半小时,才把字迹分开。林夏拍着胸口:“以后涂黏液,必须用小桃做的迷你海藻刷,再也不用棉签了!”

最惊喜的是修复科研站的旧照片——一张十年前的科研站全景照,因为受潮,画面模糊,涂了记忆胶后,居然显露出当年的工作人员,还有一只小螃蟹(小闹钟的妈妈)趴在甲板上,举着一颗小石子,和现在的小闹钟一模一样。小桃笑着说:“原来小闹钟的妈妈当年就来过科研站!这是‘螃蟹家族的传承’!”

林夏把记忆胶的应用写成了论文,标题是“星点水母黏液记忆胶在文物修复中的实践应用”,投稿后被国际期刊录用;她还把修复的老照片装裱起来,挂在实验室的墙上,旁边写着“记忆胶修复——让时光重现”。当晚,林夏在日记里写道:“原来科研的意义,不仅是发现新事物,更是让旧时光里的故事,重新被看见。”

第714集:沈站长的“海鹰号修缮计划”与“螃蟹建筑师”

沈清月看着海鹰号生锈的甲板和漏水的船舱,决定启动“海鹰号修缮计划”:“不能让爸爸和老船长的船一直破下去,我们要把它修成‘深海博物馆’,展示螃蟹家族的历史和老船长的故事。”

修缮计划一启动,大家都忙起来——林夏负责设计修缮图纸,标注哪里要补漆,哪里要换零件;小满用控水术清理船舱里的积水和泥沙;小桃负责装饰,用荧光海带和月光藻灯,把船舱变成“发光博物馆”;最特别的“建筑师”是海鹰号的螃蟹群——带“清”字印记的螃蟹带领着同伴,用小石子和贝壳,把甲板上的裂缝填起来,还用海藻编的绳子,把松动的栏杆绑紧,活像一群“专业的螃蟹工匠”。

可修缮第一天就出了状况——机械螃蟹帮着搬零件,不小心把生锈的螺丝掉进了海里,被小闹钟当成“零食”,用钳子夹着啃,结果把钳子硌疼了,气得举着钳子对着机械螃蟹晃。带“清”字印记的螃蟹赶紧爬过来,用钳子夹着一颗新螺丝,递给机械螃蟹,像是在“安慰”。

船舱漏水的地方最难修——小满用控水术把水吸干,螃蟹们用贝壳和海藻一层层堵,可海水还是会渗进来。沈清月突然想到:“用星点水母的黏液!黏液干了之后会形成透明的防水膜,刚好能堵漏洞!”林夏赶紧拿来稀释的黏液,小满用控水术把黏液涂在漏洞处,螃蟹们用小石子压着,没过多久,漏洞就被堵得严严实实,再也不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