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来的人》(361-370集)

第361集:“会破案的”小画家俱乐部与失踪的玻璃弹珠

小画家俱乐部的活动日,小粉突然慌慌张张地爬来找林小满——它的玻璃弹珠不见了!那是小宇送的礼物,平时藏在礁石缝里,今天早上还在,中午孩子们来画画时就没了。“弹珠……我的弹珠不见了!肯定是被偷了!”小粉的触手紧紧攥着空礁石缝,荧光花环暗得只剩一点微光,耳麦里满是哭腔。

小宇立刻召集俱乐部的小画家们:“我们成立‘沙滩侦探队’,帮小粉找弹珠!”孩子们瞬间兴奋起来,有的拿小铲子翻沙子,有的趴在礁石旁找缝隙,有的围着生物们问“有没有看见弹珠”,场面像模像样。嘎嘎也当起了“侦探助手”,叼着小树枝,在沙滩上戳来戳去,时不时喊“弹珠!弹珠!”。

可找了半天,弹珠连影子都没有——小壳说早上看见螃蟹们在礁石旁爬,怀疑是螃蟹偷的;螃蟹首领急得举着钳子“嘎嘎”叫,用石子拼“不是我们”,还掀开沙子露出自己的石子宝藏,证明没藏弹珠;小浪花说看见孩子们画画时,有个穿红色外套的游客在礁石旁停留过,可能是游客拿的。

“别着急,我们看监控!”苏青突然想起观测站在海葵湾装了隐形摄像头,赶紧调监控回放——画面里,早上小粉把弹珠放在礁石上晒太阳,一阵大风刮过,弹珠滚进了礁石缝深处,被海草缠住了,后来孩子们画画时,小粉自己忘了弹珠的位置,还以为被偷了!

小宇和孩子们赶紧用小镊子,小心翼翼地伸进礁石缝,把缠在海草里的弹珠夹了出来——弹珠沾了点沙子,却一点没坏。小粉用触手紧紧裹住弹珠,荧光花环瞬间亮得刺眼,还主动用触手碰了碰螃蟹首领的钳子,像是在道歉:“对不起,错怪你们了……”

为了庆祝“破案成功”,小宇教孩子们画“沙滩侦探队”的画——画里的小画家们举着放大镜,嘎嘎叼着树枝,小壳推着玩具车当“巡逻车”,螃蟹们举着钳子当“保镖”,小粉的弹珠放在中间,闪闪发光。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小侦探’,用认真和热心守护朋友的宝贝——破案的快乐不是找到弹珠,是大家团结在一起的心意。这份心意,比任何侦探故事都更温暖。”

第362集:“会吃醋的”小浪花与俱乐部表演

小画家俱乐部活动时,小浪花作为“表演嘉宾”,每次都表演特技给孩子们看,可最近却有点吃醋了——孩子们都围着小粉、小壳画画,看完表演就走,没人给它鼓掌,也没人画它的特技,小浪花委屈地躲在海里,连最喜欢的荧光玩具球都不想碰。

“小浪花,你怎么不表演了?孩子们都等着看你跳圈呢!”林小满潜到海里,看着气鼓鼓的小浪花,耳麦里传来它闷闷的声音:“他们只喜欢小粉的弹珠,小壳的玩具车,不喜欢我的表演……没人画我,也没人夸我……”

小宇赶紧喊来孩子们:“我们今天画‘小浪花的特技表演’,谁画得最好,就能让小浪花带着一起坐船!”孩子们立刻围过来,有的画小浪花跃出水面,有的画小浪花钻圈,有的画小浪花顶球,小浪花看着沙滩上的画,慢慢游到海面,展开背鳍,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刚好落在画旁,像是在“互动”。

苏青还给小浪花做了“表演奖励”——用荧光藻做了个“特技明星”徽章,挂在它的背鳍上,孩子们画完画,就轮流给小浪花鼓掌,喊“小浪花最棒!”。小浪花开心极了,表演得比以前更卖力,还特意加了“顶球钻圈”的新动作,引得孩子们欢呼不已,纷纷围着它画新特技。

现在,俱乐部活动日有了“表演绘画环节”——先看小浪花表演,再画它的特技,画得好的孩子能得到小浪花的“签名”(用背鳍在纸上印个小水印)。小浪花再也不吃醋了,每次表演完,都会游到孩子们身边,用背鳍碰一碰画里的自己,像是在说“画得真像”。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吃醋’,是渴望被关注的小期待——当孩子们用画笔和掌声回应,小浪花就会用最精彩的表演,回报这份喜欢。”

第363集:“会忘事的”章鱼师傅与俱乐部创意课

章鱼师傅作为俱乐部的“创意顾问”,每周都要给孩子们上“创意绘画课”,教大家画抽象的海洋图案,可最近又开始忘事——昨天教孩子们画“荧光藻森林”,今天就忘了要画什么颜色,拿着红色颜料涂海藻,孩子们笑着说“章鱼师傅,海藻是绿色的!”;刚想好要教“海底烟花”,转身就把颜料盘打翻,墨汁洒在画纸上,居然说“这是烟花的黑烟”,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章鱼师傅,你不是要教我们画海底烟花吗?怎么又忘啦?”小宇递过新的颜料盘,章鱼师傅用触手挠了挠头,耳麦里传来它懊恼的声音:“我……我早上看小浪花表演,把要教的内容忘了,只记得烟花是亮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小满给章鱼师傅做了“创意课清单”——用防水纸画着每周要教的内容,旁边贴着对应的参考图:“荧光藻森林”贴绿色海藻的照片,“海底烟花”贴彩色浮游生物的照片,“蓝海星空”贴晚上的荧光海照片。章鱼师傅把清单贴在画板旁边,每次上课前都看一眼,终于不再忘事了。

可章鱼师傅的“创意”总跑偏——教画“蓝海星空”时,本来要画黑色的夜空和蓝色的荧光点,结果它画了个粉色的夜空,还说“这是小粉的颜色,好看”;孩子们跟着画,居然画出了“粉色星空下的小粉”,成了最有创意的作品。苏青笑着说:“章鱼师傅的忘事,反而成了最好的创意来源!”

现在,创意课上,章鱼师傅会故意“忘事”,让孩子们自己发挥——它说“画海底动物”,自己却画了个长着触手的小海龟,孩子们跟着画,有的画长翅膀的小螃蟹,有的画会发光的小海豚,每幅画都充满了想象力。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忘事’,不是失误,是给创意留的空间——章鱼师傅的课,教的不是画画技巧,是大胆想象,这份自由,比任何固定的内容都更有意义。”

第364集:“会调皮的”孩子们与俱乐部环保任务

俱乐部的“环保小任务”是捡沙滩垃圾,可孩子们越来越调皮——有的把垃圾扔来扔去,玩“垃圾投篮”;有的捡垃圾时,偷偷把贝壳藏起来,说“这是宝贝,不是垃圾”;最调皮的明明,居然把捡来的塑料瓶当玩具,踢到海里,还说“让小浪花当球玩”,气得林小满把他叫到旁边批评。

“捡垃圾是为了保护海洋,不是玩游戏!塑料瓶会缠住小浪花的背鳍,贝壳虽然好看,但是碎贝壳会划伤小粉的触手!”林小满指着海里的塑料瓶,小浪花刚好游过来,用背鳍碰了碰瓶子,像是在说“这个东西会勾住我”。明明低下头,小声说:“对不起,我再也不扔了,我现在就把瓶子捡回来。”

苏青给孩子们设计了“环保小游戏”——“垃圾分类比赛”:把垃圾分成“可回收”(塑料瓶、易拉罐)、“不可回收”(果皮、纸巾)、“有害垃圾”(电池、塑料袋),分对最多的小组,能得到章鱼师傅捏的“环保小卫士”橡皮泥模型。孩子们立刻认真起来,有的负责捡,有的负责分,明明还主动把海里的塑料瓶捞回来,说“我要当最棒的环保小卫士”。

可孩子们的调皮劲藏不住——分垃圾时,把易拉罐当成“小喇叭”,对着大海喊“不要乱扔垃圾”;把果皮埋在沙滩里,说“给小海龟当肥料”;还把捡来的干净贝壳,送给小粉当“花环装饰”,小粉用触手卷着贝壳,居然真的串在了花环上,亮闪闪的更好看了。

现在,环保任务成了俱乐部最有趣的活动——孩子们一边捡垃圾,一边玩分类游戏,还会把干净的贝壳送给生物们当礼物;小粉的花环上串满了贝壳,小壳的玩具车上挂着贝壳风铃,老绿的背甲上摆着贝壳拼图,沙滩上再也没有垃圾,只有满满的快乐。沈星在日志里写道:“太平洋底的‘调皮’,是把环保变成快乐的小智慧——当孩子们用游戏的方式守护海洋,调皮就变成了最可爱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