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集:“海洋守护联盟”的首次例会与“对称章程”的搞笑争议
“海洋守护联盟”成立后,四人组决定在研究所召开第一次全员例会——邀请了人鱼族大长老、小悠、阿泽,珊瑚城的千年珊瑚精、大星首领,迷雾海沟的迷雾守护者,小镇的李大叔,还有王主任的上级(被王主任硬拉来的),连研究所的鱼朋友们都占了池塘边的“专属座位”。
为了这次例会,陆时衍提前三天就开始准备“联盟章程”——足足写了十页纸,从联盟宗旨、成员职责到会议制度,全是“对称格式”,连标点符号都要左右对齐,还特意打印了十几份,用订书机订得整整齐齐,边角都裁成了直角。“章程必须对称,”陆时衍对着四人组强调,“这样才能体现联盟的严谨性,每个成员的职责要明确,不能有模糊的地方。”
例会当天,研究所的会议室被布置得“对称又正式”——椅子按“2+1+2”的对称阵型摆放,桌子上的水杯按“蓝-白-蓝”的顺序排列,陆时衍的章程放在桌子正中央,连投影仪投射的画面都要和屏幕边缘对齐。成员们陆续到场:人鱼族的族人们坐在左边,珊瑚城和迷雾海沟的代表坐在右边,小镇居民和上级坐在中间,鱼朋友们则在池塘里排着队,灯笼鱼的光刚好照亮会议室的角落。
会议开始,陆时衍清了清嗓子,拿起章程:“现在,宣读《海洋守护联盟章程》第一条:联盟宗旨——对称、严谨、高效地保护海洋,促进海陆生物和平共处,所有成员需遵守对称原则,会议发言时间每人不超过5分钟,且发言次数需对称……”
“等等!”苏晓晓突然打断他,嘴里还叼着半串烤鱿鱼,“什么对称原则?发言还要算次数?我要是想说烤鱿鱼的补给计划,超过5分钟怎么办?” 千年珊瑚精也跟着说:“我们珊瑚城的居民说话比较慢,5分钟不够讲完珊瑚的生长周期。” 迷雾守护者的红眼睛闪了闪:“我的发言可能会带点迷雾,不一定能对称。”
陆时衍皱着眉,刚想反驳,赵铁蛋举起手:“陆哥,我觉得章程不用这么对称,大家开心就好,只要能一起保护海洋,发言时间长点没关系。” 林知寒也点头:“对,联盟是因为信任才成立的,不用太死板,章程可以改改,比如‘成员职责’里,苏晓晓的‘后勤补给’可以写成‘提供烤鱿鱼及各类鱿鱼味食品’,铁蛋的‘安保职责’可以加上‘保护鱼朋友和小动物’。”
上级也笑着说:“小陆啊,章程不用这么严肃,联盟的核心是团结,不是对称,你看大家都觉得太死板了,改改吧。” 陆时衍看着满屋子反对的眼神,又看了看手里对称工整的章程,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改就改,但至少……标题要对称。”
于是,在众人的“修改建议”下,章程变得越来越“接地气”——联盟宗旨改成了“开开心心保护海洋,热热闹闹团结互助”;苏晓晓的职责是“首席美食官,负责提供烤鱿鱼及鱿鱼味补给,保证成员饿不着”;赵铁蛋的职责是“安保队长,保护联盟成员、鱼朋友及所有小动物,允许耍安保棍但不能砸坏东西”;林知寒的职责是“海陆联络官,用鱼语沟通,关键时刻用控水异能救场”;陆时衍的职责是“科研顾问,负责提供仪器和数据,允许适当追求对称但不能强迫他人”;王主任的职责是“宣传官,负责写科研报告和拍照片,禁止乱发成员的搞笑照片”。
章程修改完,全员投票通过,大家都笑得很开心。苏晓晓当场烤了一串“联盟成立纪念鱿鱼”,分给每个人,连池塘里的鱼朋友都得到了一小块鱿鱼干。大长老笑着说:“这样的章程才好,有烟火气,像一家人。” 大星首领用触角碰了碰章程,发出“滋滋”的声音——林知寒翻译:“它说章程很好,以后开会可以带海星卫士来听,还能顺便吃鱿鱼。”
例会结束后,陆时衍把修改后的章程重新打印,虽然不再是严格的对称格式,但他还是偷偷把标题的字间距调得一样宽。林知寒看着他,笑着说:“其实不用勉强自己,大家都知道你喜欢对称,偶尔不对称,我们也不会笑你的。” 陆时衍的耳朵有点红,小声说:“就一点点……对称,不影响。”
第62集:苏晓晓的“鱿鱼补给站”开业与“海星服务员”的乌龙
苏晓晓的“联盟专属鱿鱼补给站”终于在研究所门口开业了——补给站是陆时衍帮忙设计的,虽然没做到完全对称,但烤鱿鱼架是圆形的(陆时衍说“圆形也是对称的一种”),柜台是弧形的,上面摆着各种鱿鱼制品:烤鱿鱼、鱿鱼干、鱿鱼味玉米、鱿鱼味馒头,还有林知寒帮忙做的“鱼鳞发光鱿鱼串”,晚上会亮,像个小灯笼。
开业当天,联盟成员们都来捧场——人鱼族的族人们第一次吃鱿鱼味馒头,吃得津津有味,小悠还把馒头掰成小块,喂给池塘里的鱼朋友;千年珊瑚精派来的旋律水母们,飘在补给站周围,用身体的光照亮柜台,像是“发光招牌”;大星首领带着几只海星卫士,主动要来当“服务员”,用六只脚帮苏晓晓递鱿鱼串、收零钱,虽然经常把鱿鱼串掉在地上,把零钱弄混,但积极性很高。
小主,
“大星,你把这串鱿鱼递给那位阿姨,”苏晓晓指着一位小镇居民,“记得说‘请慢用’。” 大星点点头,用两只脚夹着鱿鱼串,慢慢走到阿姨面前,刚想递过去,另外四只脚不小心碰倒了旁边的鱿鱼干罐,鱿鱼干撒了一地。阿姨笑着说:“没关系,海星服务员真可爱。” 大星不好意思地晃了晃触角,用脚把鱿鱼干捡起来,递给阿姨一串鱿鱼,自己则蹲在地上,把鱿鱼干一颗一颗往罐子里捡。
赵铁蛋也来帮忙,他负责“维持秩序”,不让顾客插队,还帮小朋友拿鱿鱼串。有个小朋友想买发光鱿鱼串,却够不到柜台,赵铁蛋赶紧抱起来,小朋友咬了一口鱿鱼,笑着说:“谢谢叔叔,这个鱿鱼会发光,太好看了!” 赵铁蛋笑得合不拢嘴,又多送了小朋友一颗鱿鱼干。
陆时衍则在补给站旁边摆了个“科研小角落”,展示鱿鱼味庄稼的生长数据,还放了一台“鱼鳞检测仪”,帮顾客检测鱿鱼串是不是真的“生命鱿鱼”。有个顾客怀疑鱿鱼串是山寨的,陆时衍用检测仪一测,屏幕上立刻显示“正品,含生命净化因子”,顾客这才放心地买了两串。
可没过多久,“海星服务员”就出了乌龙——一只小海星卫士看见柜台里的鱿鱼干,忍不住用脚夹了一颗,塞进嘴里,结果鱿鱼干太硬,卡在了喉咙里,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急得它在地上直打滚。苏晓晓赶紧跑过去,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把鱿鱼干夹出来,笑着说:“小海星,不能偷吃哦,想吃要跟我说,我给你拿软的鱿鱼干。” 小海星不好意思地晃了晃脚,用触角碰了碰苏晓晓的手,像是在道歉。
晚上,补给站打烊了,苏晓晓数着钱,笑得合不拢嘴:“今天赚了好多钱!以后可以给联盟买更多的科研仪器和小鱼干了!” 林知寒帮她收拾柜台,笑着说:“海星服务员虽然笨,但很可爱,下次可以让它们负责递纸巾、摆盘子,别让它们碰吃的了。” 陆时衍也点头:“我可以给海星卫士做个‘服务员培训手册’,教它们怎么递东西、怎么收零钱,保证对称又高效。” 赵铁蛋则蹲在池塘边,给小海星喂软鱿鱼干:“以后想吃鱿鱼干就找我,别偷吃了,卡到喉咙多危险。”
第63集:赵铁蛋的“联盟安保培训”与“刺猬学员”的搞笑考核
赵铁蛋作为联盟的安保队长,觉得自己的“安保技能”还不够,决定给联盟成员们做“安保培训”——包括人鱼族的族人、珊瑚城的海星卫士、小镇的年轻小伙,甚至连迷雾海沟的迷雾鱼群,都被他拉来当“学员”,培训内容有“巡逻技巧”“危险识别”“应急反应”,还有他最擅长的“安保棍耍花枪”。
培训第一天,学员们都来了——人鱼族的族人们穿着白色长裙,手里拿着用珊瑚做的“模拟安保棍”;海星卫士们用六只脚夹着小木棍,站成一排;小镇的小伙们穿着运动服,手里拿着真正的安保棍;迷雾鱼群则在池塘里排着队,等着赵铁蛋的“水下安保培训”。
“首先,我们学巡逻技巧,”赵铁蛋站在队伍前面,手里拿着安保棍,“巡逻时要走直线,眼睛要亮,注意观察周围的动静,遇到可疑人员,要先问‘你是谁?来干什么?’,不能随便动手。” 他一边说,一边示范,走得笔直,安保棍在手里转了个圈,差点掉在地上,引得学员们都笑了。
人鱼族的阿泽学着他的样子,走了两步就歪了,手里的珊瑚棍也掉了:“铁蛋队长,走直线太难了,我们在深海里都是随便游的,不习惯走直线。” 赵铁蛋耐心地说:“没关系,慢慢来,多练几次就好了,巡逻走直线,才能全面观察,不遗漏任何角落。”
接下来学“危险识别”——赵铁蛋用彩纸做了几个“模拟危险物”:黑色的纸团代表“黑暗能量”,紫色的纸团代表“深渊族余党”,他把纸团扔在地上,让学员们识别。海星卫士们用脚夹起黑色纸团,准确地说“黑暗能量”;小镇的小伙们捡起紫色纸团,说“深渊族余党”;人鱼族的小悠则捡起一个白色纸团(赵铁蛋不小心掉的),说“这个是……鱿鱼干?” 赵铁蛋笑着说:“这个不是危险物,是我掉的纸巾团,不过你观察得很仔细,值得表扬。”
最搞笑的是“应急反应”考核——赵铁蛋让苏晓晓假扮“小偷”,去偷池塘里的小鱼干,看学员们能不能及时阻止。苏晓晓偷偷摸摸地走到池塘边,刚想拿起小鱼干,海星卫士们就用脚夹着木棍,围了过来,大喊“不许偷小鱼干!”;人鱼族的族人们则用控水异能,在苏晓晓周围凝成一道水墙,挡住了她的路;小镇的小伙们也举着安保棍,跑了过来。苏晓晓笑着说:“你们反应真快!考核通过!”
可就在这时,之前偷玉米的小刺猬带着几只刺猬宝宝,也跑来凑热闹,非要参加“安保培训”,赵铁蛋心软,就让它们当了“旁听学员”。考核结束后,小刺猬突然用刺扎起地上的黑色纸团,跑过来递给赵铁蛋,像是在说“我也识别出危险物了”。赵铁蛋笑着说:“你也很厉害,以后就是我们安保队的‘刺猬学员’了,负责用刺扎危险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培训结束后,赵铁蛋给每个学员都发了一个“安保徽章”——用彩纸做的,上面画着安保棍和鱼的图案。学员们都很开心,人鱼族的族人们把徽章别在长裙上,海星卫士们把徽章粘在脚上,小镇的小伙们把徽章别在衣服上,小刺猬则把徽章扎在背上,得意地在池塘边转圈圈。
晚上,赵铁蛋坐在池塘边,看着学员们的背影,笑着说:“以后我们联盟的安保队,肯定是最厉害的!有鱼朋友,有海星卫士,还有刺猬学员,什么危险都不怕!” 林知寒递过一杯净化水:“铁蛋,你真是个好队长,耐心又负责。” 赵铁蛋接过水,喝了一口:“我还要继续努力,下次给大家做‘水下安保培训’,教迷雾鱼群怎么在水里识别危险!”
第64集:林知寒的“海陆沟通课”与“鱼语翻译器”的翻车现场
林知寒发现,联盟成员之间的沟通还有点困难——人鱼族的族人们虽然学了点陆地常识,但还是不太懂人类的习俗;珊瑚城和迷雾海沟的代表们,只能通过林知寒翻译才能和人类沟通;小镇的居民们,也不知道怎么和鱼朋友、海星卫士交流。于是,她决定开一门“海陆沟通课”,教大家鱼语、人鱼族的语言,还有彼此的习俗,还让陆时衍帮忙做了个“鱼语翻译器”,方便大家沟通。
“鱼语翻译器”是陆时衍用科研零件拼的,通体蓝色,上面有个小屏幕,能把鱼的叫声翻译成人类的语言,也能把人类的话翻译成鱼语,陆时衍还特意做了“对称设计”,按钮按“左-中-右”的顺序排列,屏幕边缘的弧度都精确到毫米。“这个翻译器很精准,”陆时衍对着林知寒说,“我测试过,能翻译90%以上的语语,误差不超过5%。”
沟通课的第一天,学员们都来了——人鱼族的族人们、珊瑚城的旋律水母、迷雾海沟的迷雾鱼首领、小镇的居民们,还有王主任,他说要“研究海陆沟通的语言逻辑”,写一篇《鱼语翻译科研报告》。林知寒站在前面,手里拿着翻译器:“今天我们先学最基础的鱼语——‘咕咕’代表开心,‘滋滋’代表危险,‘哗啦啦’代表需要帮助,大家可以用翻译器试试。”
她先让池塘里的锦鲤叫了一声“咕咕”,翻译器的屏幕上立刻显示“开心,想吃小鱼干”;又让灯笼鱼叫了一声“滋滋”,屏幕显示“危险,有陌生人靠近”;再让刀鱼叫了一声“哗啦啦”,屏幕显示“需要帮助,我的朋友被困住了”。学员们都很兴奋,纷纷拿起翻译器,对着鱼朋友说话。
王主任拿着翻译器,对着池塘里的四脚鱼说:“你好,我是王主任,是联盟的宣传官。” 翻译器把话翻译成鱼语,四脚鱼“哼哼”叫了两声,翻译器显示“你好,我是四脚鱼,我的宝宝们很喜欢你拍的照片,能不能再给我们拍几张?” 王主任激动地说:“当然可以!我现在就拍!” 说着就举着相机,对着四脚鱼和宝宝们拍了起来。
小镇的李大叔拿着翻译器,对着锦鲤说:“你们喜欢吃鱿鱼味玉米吗?下次我给你们带。” 锦鲤“咕咕”叫了两声,翻译器显示“喜欢!鱿鱼味玉米比普通玉米好吃,我们要吃很多!” 李大叔笑着说:“没问题,下次给你们带一大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