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帝辛看着顾太师那封控诉周文元及周家罪状的字字泣血且附有灵魂影像铁证的奏章,再看着卫国公义愤填膺的声援,听着庞宰辅在朝会上引经据典、慷慨陈词地为陈破山“激于义愤”辩护,感受着以雷家为首军方大佬们沉默却无比坚定的支持压力……龙椅上的天子,脸色变幻不定,内心则是愤懑无比。
帝辛继位之时就开始慢慢改变大周皇权式微的现状,这次太师出征正式其中关键的一个环节,这时周家跳出来搞事情,帝辛段然不能让其得逞,但朝堂之上有些事还是要一步一步来,走错一步可能就会导致满盘皆输。
周家?一个跳梁小丑般的家族,死了个不安分的侍郎,还敢喊冤?证据确凿,死有余辜!关键是,为了一个周文远,得罪手握重兵的顾太师、卫国公,以及明显潜力无限、背景深厚的陈承安,还有庞家、雷家这些顶级门阀?这笔账,傻子都会算!
帝辛这老小子还有一个算计,将周家抄家灭门,又是一大笔银子进账,他的内库里如今耗子进去都得哭着出来,这皇帝穷得底儿掉。不过太师来信与帝辛又叮嘱了一番,这次下圣旨要注意朝廷里大臣们的动向,尽量不要引起太多人的反弹。
帝辛这个老六直接召庞宰辅入宫,详细商榷一番,圣旨直接秘密下达,宰辅那边随手同意,等到事情坐实了,再昭告天下。
很快,圣旨便到了寒溟关。
周文远,通敌叛国,罪证确凿,死有余辜!褫夺一切官爵,责令内务府查抄家产(周家本家也受到严厉申斥和调查,元气大伤)!陈破山护国心切,情有可原,这次为国除奸!赐金帛若干,以示安抚。另封陈破山为寒冥王,陈破山坐镇寒溟关,关在人在!陈承安战功卓着,建设寒溟有功!特旨宣召,即刻入京觐见,听候封赏!着令沿途州府,妥为接待,不得有误!
为何是内务府而不是刑部,帝辛动了小心思,太师隶属于皇家,这件事是太师揭发的,功劳属于太师,也就是属于皇家,所以吵架这事儿就由内务府负责,查抄出来的财产中自然就流入宫中。
这道圣旨,算是为这场风波画上了一个官方句号。周家成了弃子,陈破山安然无恙,而陈承安,则正式被推到了帝国政治舞台的中央!
接到圣旨时,陈承安正在寒溟城工地上与陈福、火烨等人商讨水力锻锤的设计。他平静地接过那卷明黄的绸缎,脸上并无太多意外或惊喜。
先前与顾太师商议时,他二人便将这破局之法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皇家自有其权衡之道。如今大周王朝势微,虽顶着天子名分,号令天下,实则地方三十主城早已形同藩国,自立门户。然而,这位登基的帝辛皇帝,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六”——表面不动声色,暗中却极善谋算。自登基以来,他励精图治,费尽心机,竟也在这分崩离析的棋局中,为衰颓的皇权挣回了几分微弱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