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溟关外,陈承安的小团伙成员化身成了最烦人的马蜂,带着他那支神出鬼没的“龙骧军”,照着袁弘叛军最脆弱的腰眼子下手,那叫一个黑丫。你设立个粮草转运站,一个不留神,烧了;前哨营地前脚刚建立,一个不留神,端了;又运兵路上挖坑,里面放上油炸的木头刺,要么就是埋雷,最可恶的是小胖子庞勋发现泼粪水这一招屡试不爽,陈承安甚至教他将粪水煮开了再泼,烫伤加上粪水的一些特殊功能,伤口愈合得极慢,烫伤了,清洗都困难,更何况医治。。。。。。
这群小子一通乱搞,让叛军大将们焦头烂额,疲于奔命,首尾难顾,骂娘声隔着几十里地都能听见。袁弘在后方行辕里气得摔碎了好几个名贵砚台,怒吼着要扒了陈承安的皮,奈何前线大军被庞太师死死钉在断龙峡附近,根本抽不出足够兵力去对付这只滑不留手的“北地泥鳅”。
见过贱的,没见过这么贱的!
就在陈承安把叛军后方搅成一锅粥的同时,寒溟关内,一场规模空前、热火朝天、且带着点无厘头色彩的大建设运动,正以摧枯拉朽之势展开!原因无他——陈家庄子的“技术天团”,终于到了!
建设狂潮,技术天团驾到!陈老爷子心疼孙子,也清楚这寒冥关将是未来陈家立足的根基,所以老爷子搜罗了许多精通土木工程的人才,高薪聘请,有超越天灵境的陈老爷子出手,那些人无论是谁,当场就跪,不过有的是活着跪,有的则是死了跪。当然丹盟和器阁也是不遗余力地网罗人才往这里送。
第一批抵达的,是陈家的核心匠人队伍。领头的是几位头发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的老匠头。他们刚从漫长艰苦的迁徙中缓过劲儿,行李还没放稳,就立刻被陈福和陈承安联手“抓了壮丁”。
“老赵头!别歇了!水力纺纱机那轴承图纸我有点吃不准,快来看看!” 陈福拽着一个满脸风霜的木工大匠就往工坊区跑。
“铁老爷子!你来得正好!冶铁区那鼓风炉的烟道设计,还得你掌掌眼!” 陈承安也毫不客气,拉走了正想喝口热汤的铁匠宗师。这位铁老爷子是火无极的器阁的一位老匠人,这时火无极支援过来的。
“李棉头!向阳坡那棉田的引水渠,怎么布才能不冻上?快跟我走一趟!” 又一个管事急吼吼地拖走了种棉专家。
一时间,原本因为缺乏技术骨干而进度缓慢甚至停摆的各个工地,如同被注入了强心针,瞬间活了过来!老匠头们经验丰富,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图纸被重新修正,施工方案迅速优化。有了主心骨,下面的工匠和劳役们干劲儿十足。
房子是安身立命的所在,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不过陈承安想的很简单,房子随便住,象征性交点房租就行,不过房子也不能一模一样,得论资排辈的。现代化住宅的模型让陈承安将他规划的住宅区建成了一个个鸽子笼”。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抵制,不过最后陈承安大手一挥,时间紧任务重,就这么办了,我说的,无需再议。
他把住宅的模型往那一丢,技术问题交给专业人才,然后就开始规划起一个个住宅区域。
主要原因还是现在居住是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寒溟关人口激增,总不能让大家一直睡帐篷挤地窝子。
“住宅区,优先建!”陈承安大手一挥,在地图上圈出一片靠近内城、相对安全平坦的区域。“统一制式,统一规划!按品级来!”
于是,一片规模宏大的“住宅小区”……啊不,“军工家属及技术人员安置区”开始破土动工。
设计思路简单粗暴:长得都一样!一排排、一列列,全是方方正正、砖石结构、带个小院的单层、二层或三层建筑。按照建筑面积和高度进行区别:
高等“鸽子笼”(三层双拼别墅): 分配给高级军官家属、陈家核心匠头、未来引进的特殊人才(比如丹阳子这种级别的)。陈承安自己的陈家庄子自然也划了一片好地,优先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