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辽东

太史慈愣了一下,随即拱手道:“将军所言有理,是末将鲁莽了。末将愿率一千骑兵,前去试探敌军,看看他们的战斗力如何。若他们不堪一击,咱们今日便可破阵;若他们还有几分实力,咱们再另做打算。”

徐荣点头道:“好,你多加小心。若遇危险,即刻撤军,不必恋战。”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太史慈身上,带着几分关切,“你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咱们还需要你在后续的战斗中立功。”

太史慈应了一声,翻身上马,他的战马是一匹棕色的骏马,速度极快。他率领一千名精锐骑兵,朝着公孙渊的大阵冲去。骑兵们踩着积雪,速度越来越快,马蹄扬起的雪粒如白雾般散开,在雪地里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气势十足。他们的铠甲在晨光下闪着冷光,马刀出鞘,发出“唰”的一声响,整齐划一。

城头上的公孙渊看到这一幕,急忙对身旁的传令兵下令:“快,给杨将军传令!徐荣派人来试探了,让他传令前阵弓箭手放箭,后阵骑兵准备出击,务必将这一千骑兵全歼!不能让他们活着回去!”公孙渊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他紧紧握着城墙的砖块,指节发白。

传令兵应了一声,骑着快马朝着杨祚的中军奔去。杨祚接到命令,立刻高声喊道:“前阵弓箭手,准备放箭!”他的声音通过传令兵传遍整个前阵,弓箭手们立刻举起长弓,拉满弓弦,箭头对准了冲来的太史慈骑兵。他们的手臂因为用力而肌肉紧绷,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在下巴处结成细小的冰粒。

随着杨祚一声令下,“嗖嗖嗖”的箭雨声响起,密密麻麻的箭矢如雨点般朝着太史慈的骑兵射去。箭矢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在空中形成一道黑色的箭雨,朝着骑兵们笼罩过去。

太史慈见状,高声喊道:“兄弟们,举盾!冲过去!”他的声音洪亮,盖过了箭矢的呼啸声。骑兵们纷纷举起盾牌,那盾牌是用铁皮包裹的木板,坚固耐用,挡住了大部分箭矢。箭矢落在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像一场杂乱的音乐会。但仍有少数骑兵中箭落马,他们从马背上摔下来,在雪地里滚了几圈,很快便被积雪掩埋,只剩下微弱的呻吟声。

太史慈一马当先,手中双戟舞得如车轮般,将射向他的箭矢纷纷打落。箭矢碰到戟刃,发出“当”的一声响,随即被弹飞出去。他的动作迅捷,双戟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每一次挥舞都恰到好处,没有一支箭能靠近他的身体。很快,他便率领骑兵冲到了公孙渊的前阵。

“杀!”太史慈怒吼一声,双戟一挥,将两名弓箭手劈倒在地。那两名弓箭手甚至没来得及反应,身体便被劈成两半,鲜血溅在雪地上,染红了一片。骑兵们也纷纷拔出马刀,冲入弓箭手阵中。弓箭手们本就不善近战,面对凶悍的骑兵,顿时乱作一团,纷纷向后逃窜。他们的阵型瞬间崩溃,有的人丢掉了弓箭,有的人则被骑兵们追上,一刀砍倒在地。

杨祚见状,急忙下令:“中军步兵,上前迎敌!后阵骑兵,从两侧包抄!”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急切,亲自率领亲卫朝着前阵冲去。一万五千名步兵立刻举起长矛,朝着太史慈的骑兵冲去。他们排成密集的阵型,长矛如林,将骑兵们的冲锋势头挡住。骑兵们的马刀砍在长矛上,发出“当”的一声响,却无法突破长矛阵。与此同时,四千名骑兵从两侧冲出,他们分成两队,朝着太史慈的骑兵包抄过来,像一把巨大的钳子,想要将太史慈的骑兵夹在中间。

太史慈的一千骑兵陷入了重围。他手持双戟,奋勇杀敌,所到之处,敌军步兵纷纷倒地。一名步兵将领手持长刀,朝着太史慈砍来,他的刀势大力沉,带着风声。太史慈侧身躲过,反手一戟,刺穿了那将领的胸膛。将领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不可思议,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只喷出一口鲜血,便倒在了马下。但敌军人数实在太多,步兵们像潮水般涌来,骑兵们渐渐体力不支,不少人被步兵的长矛挑落马下,还有些人被两侧的骑兵包围,难以脱身。他们的战马也开始疲惫,呼吸越来越急促,喷出的白雾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