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文若,你们怎么看?”曹操转过身,看向身后的郭嘉与荀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嘉身着白色长衫,面色略显苍白,却难掩眼中的智慧。他轻摇羽扇,缓缓道:“主公,成大器西进雍凉,看似冒险,实则暗藏玄机。马超乃西凉名将,麾下西凉铁骑更是天下闻名,攻打雍凉可谓占尽优势。长安若失,关中之地便会落入成大器手中,届时我军将失去对西方的控制,局势对我军极为不利。”
荀彧也点头附和:“奉孝所言极是。长安必须守住,绝不能让成大器拿下。依属下之见,可令李通将军率三万兵力驻守潼关——潼关乃长安东侧的门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李通将军能守住潼关,成大器的大军便无法逼近长安。”
曹操微微颔首,又问道:“李通虽勇猛,但若马超率西凉铁骑全力攻城,三万兵力是否足够?此外,韩遂盘踞雍凉多年,若他们与马超联手,局势会更加棘手。”
荀彧道:“主公放心,韩遂虽与马超有旧,却素有野心。前几年马超与韩遂相争,曾爆发过多次冲突,双方早已心生嫌隙。若主公派人联络韩遂,许以凉州之地,再加以威胁——告知他若马超拿下长安,必会吞并他的势力,韩遂必动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可令钟繇先生驻守长安。钟繇先生素有贤名,在关中一带威望甚高,由他安抚百姓,整顿吏治,既能稳定长安的局势,也能为李通将军提供粮草与支援。”
曹操沉吟片刻,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荀彧的计策考虑周全,既守住了潼关,又拉拢了韩遂,还能稳定长安的内部局势,可谓一举三得。
“好!”曹操点头,“就依文若之言。即刻下令,命李通率三万兵力驻守潼关,钟繇驻守长安。另外,派人快马前往凉州,联络韩遂——务必让他出兵攻打马超,牵制成大器的兵力。”
谋士们齐声应道:“遵命!”
荆州,刺史府内。刘表正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手中拿着一份从邺城送来的书信——信是袁绍写的,许以荆南三郡,让他出兵攻打江东,牵制成大器的兵力。刘表眉头微蹙,神色犹豫。
他身着青色锦袍,须发已有些花白,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荆州地处中原与江东之间,多年来一直处于中立状态,既不依附袁绍,也不投靠曹操,更不与成大器为敌。如今成大器分兵两路,袁绍与曹操都在拉拢他,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主公,”蒯越从外面走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军情简报,“许昌那边传来消息,曹操已派李通驻守潼关,钟繇驻守长安,同时派人联络韩遂,看样子是要全力阻拦马超的大军。”
刘表抬起头,看向蒯越:“袁绍也派人来了,许以荆南三郡,让我出兵攻打江东。你觉得,我该答应吗?”
蒯越走到桌案前,将军情简报放在桌上,缓缓道:“主公,如今成大器势力渐强,已平定幽州,若再拿下雍凉与辽东,天下三分的局势恐将被打破。袁绍与曹操都在拉拢我们,若我们出兵攻打江东,牵制成大器的兵力,袁绍与曹操必会感激我们,日后我们在天下局势中也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刘表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蒯越啊,你只看到了好处,却没看到风险。成大器麾下兵力强盛,江东以稳定长久,防御稳固。若我们出兵攻打江东,一旦战败,荆州的兵力便会受损,届时袁绍或曹操必会趁机攻打荆州——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蒯越道:“主公顾虑的是。但若是我们按兵不动,万一成大器真的拿下了雍凉与辽东,势力进一步壮大,恐怕也会对荆州不利。”
刘表沉吟片刻,道:“不如暂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若成大器能拿下雍凉和辽东,势力远超袁绍与曹操,我们再与他结盟,以求自保;若成大器战败,势力受损,我们再投靠袁绍或曹操,也不迟。”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外,我们也需加强荆州的防御。即刻传令下去,让黄忠率两万兵力驻守荆州北部的襄阳,抵御袁绍或曹操的进攻;让蔡冒率一万水军驻守荆州东部的江夏,防备江东的军队。同时,派人密切关注天下局势,无论是成大器的大军,还是袁绍、曹操的动向,都要及时向我汇报。”
蒯越躬身道:“主公英明。属下这就去传令。”
刘表看着蒯越离去的背影,再次拿起袁绍的书信,轻轻叹了口气。天下大乱,荆州虽暂时安稳,却也如一叶扁舟,在风浪中飘摇。他只愿能守住荆州,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至于天下归属,或许只能听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