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汉中争夺

许都丞相府的议事厅内,铜炉中燃着昂贵的安息香,然而那袅袅轻烟却无法驱散弥漫在整个房间的凝重气氛。曹操端坐在案几之后,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清脆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议事厅里显得格外突兀。

在曹操的面前,摆放着一份从长安送来的军报,这份军报是由夏侯渊亲自送来的。曹操打开军报,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也越来越阴沉。

原来,军报中报告的是马超的情况。马超已经投靠了成大器,并在葭萌关布防,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竖子不足与谋!”曹操突然怒不可遏地吼道,他猛地将手中的军报摔在地上,仿佛那军报是他的仇人一般。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仿佛要将整个议事厅都燃烧起来。

“孤费尽心机用反间计破了马腾,本以为可以一举平定西凉,没想到却让成大器这个小子捡了个大便宜!”曹操的声音在议事厅里回荡着,带着无尽的愤恨和懊恼。

荀彧上前一步,躬身道:明公息怒。马超虽勇,然西凉已平,成大器得一人而失天下心——他接纳马超,便是与明公公然为敌,师出有名矣。

文若此言有理。郭嘉轻摇羽扇,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成大器据有益州,沃野千里,若再得马超铁骑,必成心腹大患。如今之计,唯有先取汉中,断其北大门,再徐图益州。

曹操脸色稍霁,看向地图上的汉中:张鲁小儿,素无大志,孤以为不足虑。只是汉中盆地易守难攻,当年高祖刘邦便以此为基取天下...

明公勿忧。程昱抚着胡须道,某已遣细作入汉中,遍传谣言,言成大器欲吞并张鲁之地。使张鲁忌惮成大器,必不肯与之联合。而我军以天子之名南征,师出有名,张鲁若不降,便是抗拒王师。

曹操抚掌大笑:仲德此计甚妙!传我将令:曹仁为征西将军,督曹洪、李通等将,率十万大军出陈仓道,直取汉中!命钟繇镇抚关中,确保粮道畅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谋士,孤要亲往长安督军,看这汉中,是谁家之天下!

十月的长安,已是寒意渐浓。曹操站在长安城头,望着城南整装待发的大军,心中豪情万丈。自徐州之战败于成大器后,他卧薪尝胆数年,先平雍州,再定西凉,如今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这个最大的劲敌。

主公,乐进大步上前,末将请为先锋,定要取下汉中首级!

曹操拍了拍他的肩膀:文谦勇猛,孤不忧也。但切记,成大器必有防备,不可轻敌。他转头看向身旁程昱,仲德,你以为成大器会如何应对?

程昱沉吟道:成大器刚得益州,根基未稳,又新纳马超,内忧外患之下,恐怕不会与我军硬拼。他大概率会派人与张鲁联络,试图共同抵御我军。

联络?曹操冷笑,张鲁那个神棍,岂会相信成大器?当年刘璋数次攻汉中,张鲁都能守住,靠的就是五斗米道的愚民之术。孤已命人在汉中散布流言,说成大器要灭五斗米道,张鲁定会对其恨之入骨。

正说间,探马飞报:启禀丞相!成大器遣使者入汉中,求见张鲁。

曹操与程昱对视一眼,同时笑道:果然来了。

汉中郡治南郑城内,张鲁正对着神像焚香祈祷。他头戴紫金冠,身着八卦仙衣,手持麈尾,俨然一副仙长做派。堂下众臣分列两侧,却都面带忧色——曹操大军压境的消息早已传到,城中人心惶惶。

师君,主簿阎圃上前一步,低声道,成大器遣使求见,言愿助我军共抗曹操,还请师君定夺。

张鲁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莫测高深的微笑:成大器?他刚得了益州,立足未稳,估计难出大军来相助?

师君明鉴,功曹杨松谄媚道,成大器素有吞并天下之心,此前刘璋便是被他所灭。如今曹操南征,他若真来相助,恐怕也是想趁机夺取汉中。依小人之见,不如降了曹操,还能保得富贵。

阎圃皱眉道:杨松此言差矣!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岂会容我五斗米道?况且成大器与曹操是死敌,若与他联合,或可保全汉中。

张鲁紧闭双眼,眉头微皱,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隔绝开来。他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麈尾上的流苏,那柔软的触感似乎能让他的思绪稍稍平静一些。

张鲁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祖父张道陵的身影。当年,张道陵在蜀中创立了五斗米道,历经三代人的努力,才终于在汉中站稳脚跟。这一路走来,可谓是充满艰辛和坎坷。

如今,曹操率领着十万大军压境,张鲁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他选择投降曹操,那么祖宗的基业将会毁于一旦,他也将成为家族的罪人。但如果他拒绝投降,仅凭汉中的兵力,又如何能够抵挡曹操的强大攻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