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的张任指挥若定,每当成大器的士兵靠近城墙,他便下令投掷滚石、擂木,发射火箭。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雒城之下血流成河。成大器的士兵虽奋勇杀敌,但雒城城墙高大坚固,加上张任防守严密,激战半日,大军不仅未能攻破城门,反而死伤惨重。
成大器见状,只得下令撤军。他回到营中,面色凝重地对贾诩说:“张任果然厉害,雒城久攻不下,该如何是好?”贾诩沉思片刻,道:“主公,雒城防守严密,硬攻难克。不如一面令大军继续佯攻,吸引张任的注意力,一面派人寻找雒城附近的水源,若能切断城中的水源,不出数日,城中便会不战自乱。”
成大器眼前一亮,当即采纳了贾诩的计策。他命华雄、张绣继续率军佯攻,自己则与贾诩一同勘察雒城附近的地形。经过一番探查,他们发现雒城的水源主要来自城外一条名为“雒水”的河流,河水从城北流入城中。成大器当即命周仓、廖化率领五千精兵,前往城北的雒水上游,截断水流。
周仓、廖化领命后,率领士兵连夜赶往雒水上游。他们在河道狭窄处筑起一道堤坝,将河水引向别处。次日清晨,雒城内的士兵发现水源被断,顿时陷入恐慌。张任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前往城北查看,却发现堤坝已筑成,且有周仓、廖化率军守卫,根本无法靠近。
张任深知水源的重要性,若城中无水,不出三日,士兵便会失去战斗力。于是,他决定冒险出兵,夺回水源。当晚,他挑选了五千精锐士兵,趁着夜色,悄悄打开城门,向城北的堤坝进发。然而,贾诩早已料到张任会有此一举,他命廖化在城北设下埋伏,只等张任前来。
当张任的大军行至半路时,四周突然亮起火把,喊杀声四起。成大器的伏兵从两侧山林中杀出,将张任的大军团团围住。张任见状,心知中计,却也毫不慌乱,他率军奋勇突围,试图杀出一条血路。然而,成大器的伏兵越来越多,张任的士兵伤亡惨重,眼看就要全军覆没。
就在这危急关头,泠苞、邓贤率领城中剩余的士兵赶来支援。原来,泠苞、邓贤见张任深夜未归,担心他遭遇不测,便主动率军出城接应。张任见状,大喜过望,连忙与二人汇合,合力突围。经过一番血战,三人终于率领残兵退回雒城,但五千精锐士兵已所剩无几。
退回城中后,张任清点兵力,发现城中士兵已不足四万,且粮草日渐短缺,水源又被切断,形势愈发危急。泠苞、邓贤劝道:“将军,如今城中已难坚守,不如我们率军突围,退回成都,再图后事?”张任摇头道:“雒城乃成都屏障,若我等撤退,成大器便可长驱直入,成都危在旦夕。我已向主公立下军令状,定要守住雒城,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撤退!”
泠苞、邓贤见张任意志坚定,也不再多言,只得与他一同坚守城池。而成大器得知张任突围退回城中后,也不再急于攻城,只是命大军将雒城团团围住,断绝城中的粮草和水源,企图困死张任。
日子一天天过去,雒城内的情况越来越糟。士兵们因缺水缺粮,日渐虚弱,不少人甚至病倒在地。百姓们也陷入恐慌,纷纷向官府索要粮食和水源,城中秩序大乱。张任一面安抚百姓,一面派人四处寻找水源,却始终一无所获。
就在张任陷入绝境之时,成都方向突然传来消息:刘璋派来的三万援兵已抵达雒城附近,正准备冲破成大器的包围圈,与城中守军汇合。张任见状,大喜过望,连忙下令整顿军队,准备与援兵里应外合,突破重围。
然而,张任并不知道,这三万援兵早已被成大器的斥候发现。成大器得知消息后,与贾诩商议道:“若让援兵与城中守军汇合,雒城之围便会难解。不如我们先设下埋伏,歼灭援兵,再趁城中守军军心大乱之时,一举攻破雒城。”贾诩点头赞同,当即与成大器制定了伏击计划。
成大器命华雄、张绣率领三万大军,在援兵必经之路的一处山谷中设下埋伏;周仓、廖化则率领一万精兵,绕到援兵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自己则亲率两万大军,在山谷外接应。
果然,次日清晨,刘璋派来的两万援兵便进入了成大器设下的埋伏圈。华雄、张绣见状,当即下令伏兵杀出。援兵毫无防备,顿时阵脚大乱。华雄、张绣率军奋勇杀敌,援兵死伤惨重。就在援兵试图突围之时,周仓、廖化率领的一万精兵又从后方杀来,将援兵彻底包围。
经过一番激战,两万援兵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成大器命人将援兵的首级挂在雒城城下,以此震慑城中守军。城中士兵看到援兵被歼,顿时军心大乱,不少人甚至开始偷偷议论投降之事。
张任见状,心中悲愤交加,却也无可奈何。他深知雒城已难坚守,便召集泠苞、邓贤,沉声道:“如今援兵已歼,城中已无坚守之力。我决定明日开城出战,与成大器决一死战!若能侥幸取胜,或许还能为益州争取一线生机;若战败,便以死谢罪!”泠苞、邓贤闻言,也纷纷表示愿意与张任一同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