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败孙策

周瑜踉跄后退,撞在墙上才稳住身形。他这才明白,太史慈的溃逃是假,成大器的回援是假,连孙策攻城都是对方算计好的。自己精心布置的埋伏,反倒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

“快,传令各营,从东门突围!”周瑜抓起案上的兵符,手指因用力而发白,“告诉士兵们,能走一个是一个!”

广陵城的攻防战异常惨烈,其程度远甚寿春之战。成大器率领的大军气势如虹,挟带着刚刚击溃孙策的余威,如汹涌澎湃的怒涛一般,凶猛地冲击着广陵城的城墙。

战场上,士兵们毫不畏惧,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艰难地攀爬着云梯,奋勇向前。城头上,守军们则毫不留情地射出密集的箭雨,如蝗虫过境般铺天盖地。同时,巨大的滚石也从城墙上倾泻而下,无情地砸向攻城的队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残酷的攻防战中,每一刻都有人倒下,每一步都沾满了鲜血。然而,攻城的队伍并没有被吓倒,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被击退,但又一次又一次地聚拢起来,继续冲锋。

经过整整半天的激烈战斗,北门终于承受不住敌军的猛烈撞击,轰然倒塌。成大器见状,毫不犹豫地一马当先,如同一支离弦之箭一般冲入城中。

他的身影如同闪电般迅速,所过之处,敌人纷纷被他手中的长枪挑飞。成大器的气势如虹,仿佛无人能挡。

然而,就在他冲入城中的瞬间,他的目光突然被远处的一幕吸引住了。在十字街口的另一端,周瑜正率领着一群残兵败将,拼命地往东门突围。

周瑜的白袍早已被鲜血染成了红色,他的脸上也布满了疲惫和绝望。但他手中的长剑却依然紧紧握着,仿佛那是他最后的希望。

成大器与周瑜在这混乱的战场上遥遥相望,他们之间的距离虽然不近,但彼此的身影却清晰可见。成大器的玄甲上也增添了数道深深的刀痕,显然他在刚才的激战中也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

“周郎妙计,今日终成画饼。”成大器的声音透过厮杀声传来。

周瑜勒住马缰,惨然一笑:“成公谋略,瑜自愧不如。只是可惜了这广陵百姓,又要遭此兵戈。”说罢,他调转马头,在亲卫的掩护下冲出东门,消失在暮色之中。

战火终于渐渐平息了下来,但广陵城却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一片狼藉。街道上到处都是断箭,它们像雨点一样散落在瓦砾堆里,仿佛在诉说着刚刚经历过的激烈战斗。残破的旗帜无力地挂在断墙上,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仿佛在为这座曾经繁荣的城市默哀。

偶尔,从废墟中会传出几声伤员的呻吟,那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刺耳,让人听了不禁心生怜悯。成大器缓缓地登上城楼,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他的脚下,木板发出“吱呀”的声响,仿佛在抗议他的体重,又仿佛是这座城市在痛苦地呻吟。那声音让人感到这座城楼随时都可能断裂,将他带入无尽的深渊。

他走到陈登战死的地方,那里的血迹已变成暗黑色,渗入青砖的缝隙。亲兵递上一件染血的官袍,是从陈登尸身上找到的,胸前还留着箭簇穿透的破洞。

成大器捧着官袍,久久没有说话。城楼下传来士兵清理尸体的声响,远处的炊烟在暮色中袅袅升起,那是幸存的百姓在生火做饭。

“厚葬陈登将军。”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传令下去,凡参与守城的百姓,每户赏米三石。阵亡士兵的家眷,由官府按月发放俸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残破的城墙:“即日起,重修城防,加高五尺,再挖三道护城河。告诉所有人,广陵是我们的土地,谁也抢不走。”

“遵命!”众将士的吼声在城楼上回荡,惊起一群晚归的飞鸟。夕阳的余晖洒在成大器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映在斑驳的城砖上,仿佛与这座饱经沧桑的城池融为了一体。

经此一役,江淮一带再无人敢轻易挑衅。成大器的名字,伴随着寿春的火光与广陵的残阳,永远刻在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