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新投效的河北名将一同出列,齐声应道:“末将在!”
“你二人各率一万精骑,组成巡查队。”成大器目光锐利,“大军出征后,粮道从青州到淮南,绵延数百里,最是易遭劫掠。你二人分东西两路,每日巡查粮道,遇有盗匪或敌军袭扰,立刻剿灭。若遇紧急情况,可调动沿途守军协同,务必保证粮草辎重一日不差地送到前线。”
小主,
张合沉声道:“末将多谢主公信任,定护粮道周全。”高览亦点头应诺。
最后,成大器看向徐荣、太史慈、贾诩、李儒、华雄等人,朗声道:“徐荣,你为大军主帅,统领十万马步军,随我出征!”
“末将遵令!”徐荣按刀行礼,铠甲碰撞声铿锵有力。
“贾诩、李儒,你二人同为军师。”成大器道,“文和善奇谋,负责随军筹划战事,拟定破敌之策;文优善统筹,负责调度军中各部,协调步骑配合,莫让军令有半分滞涩。”
贾诩与李儒对视一眼,齐声道:“属下遵命。”
“华雄!”
“末将在!”华雄身高八尺,豹头环眼,声如巨雷,正是当年温酒斩华雄故事里的悍将。
“你为先锋,率一万五千西凉铁骑为前部。”成大器道,“明日便从青州出发,直扑袁术的汝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务必在大军抵达前,撕开敌军防线,震慑敌胆!”
华雄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主公放心!末将的大刀,早就渴了!定斩袁术部将首级,献于主公帐前!”
“廖化、管亥!”
“末将在!”两位将领出列,皆是身经百战的宿将。
“你二人辅佐华雄,各率两千步军,为铁骑两翼。”成大器道,“西凉铁骑冲击力强,却怕侧翼受袭。你二人要护住两翼,遇敌袭便就地结阵,莫让先锋有失。”
廖化沉稳应道:“末将定护好铁骑侧翼。”管亥亦沉声领命。
部署完毕,成大器环视众人,声音陡然提高:“诸位!此次出征,不仅是为报旧仇,更是为我军开拓疆土,成就大业!青、徐两州的百姓在看着我们,麾下的将士在等着建功!”
他猛地一拍案几,案上茶杯皆震:“三日后,我在营中设宴,待诸位凯旋,共饮庆功酒!”
“愿随主公,死战!”
堂内众人齐齐单膝跪地,声震四野。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们的铠甲、冠帽上,映出一片耀眼的光芒,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大胜。
三日后,青州城外的校场上,十万大军列阵待发。
步兵方阵整齐如刀切,甲胄在日光下泛着冷光,手中长矛斜指天空,密密麻麻如林;骑兵方阵则分为左右,左侧是西凉铁骑,战马神骏,骑士们身披重铠,腰间悬着环首刀,眼神锐利如鹰;右侧是青徐骑兵,虽不及西凉铁骑彪悍,却也阵列严整,透着一股沉稳。
成大器身着明光铠,立马于高台上,看着台下的大军,心中豪气顿生。贾诩、李儒立于左右,徐荣,太史慈按剑站在台前,目光扫过全军。
“出发!”
随着成大器一声令下,号角声冲天而起。华雄一马当先,一万五千西凉铁骑如一道黑色洪流,卷起漫天烟尘,朝着南方疾驰而去。廖化、管亥率领的步军紧随其后,步伐沉稳,甲叶碰撞声连绵不绝。
紧接着,徐荣挥动令旗,八万大军分作三路,缓缓开拔。步兵走中路,骑兵护两翼,粮车队伍则在中军之中,由张合、高览的精骑前后护卫。
成大器勒马立于高台,看着大军如长龙般远去,直到烟尘遮住视线,才缓缓转身。身后,青州城的城门紧闭,沮授、陈群、糜竺等人立于城头,正朝着大军远去的方向眺望。
“主公,后方有我等,定保万无一失。”沮授的声音从城头传来,清晰而坚定。
成大器抬手挥了挥,调转马头,朝着大军的方向追去。檀香仍在州牧府的议事堂内萦绕,但此刻,属于成大器的战场,已在千里之外的淮南大地。而青、徐两州的百姓们,站在路边,望着远去的军阵,眼中既有不舍,更有对未来的期盼——他们知道,这支大军的胜负,将决定他们往后的日子,是继续安稳,还是再创辉煌。
风从北方吹来,卷起将旗上的“成”字,猎猎作响,仿佛在为这支新生的势力,奏响出征的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