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帆贼的快船如游鱼般穿梭,每艘船上都载着硫磺和火油。甘宁站在旗舰船头,红旗一挥,十余艘快船突然散开,将成大器的这艘楼船围在中央。
将军,他们要放火!周仓急得满脸通红,指挥士兵往船板上泼水。
成大器却异常平静,他指着下游:看见那片回水湾了吗?让楼船往那边靠。
太史慈不解,却还是依令行事。楼船缓缓转向时,锦帆贼的火箭已经射了过来,火矢拖着红光落在船帆上,燃起熊熊烈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放链!成大器突然下令。
早就在水下待命的士兵猛地拉起铁链,江面上突然竖起三道铁网,将火船拦在了外面。更妙的是,回水湾的水流形成漩涡,被拦住的火船竟顺着水流打转,反而烧向了锦帆贼自己的快船!
好计谋!甘宁看得目瞪口呆,随即又大笑起来,临淄侯果然有过人之处!但你以为这样就赢了?他突然扯开嗓门喊,换白帆!
锦帆贼们迅速降下红帆,升起雪白的船帆。奇怪的是,那些白帆在阳光下竟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成大器带来的亲卫,水手们纷纷捂住眼睛。
是硝石粉!太史慈喊道,他们要趁乱登船!
果然,十余艘快船借着白光掩护,如离弦之箭般冲来,贼寇们举着刀斧,嘴里喊着号子,眼看就要攀上楼船。
成大器突然拔剑:弟兄们,让他们看看咱们手段!
十多名亲卫以及水手突然散开,有的往船舷上泼滚烫的桐油,有的用长戟捅翻靠近的快船,最机智的是那个被救的孤儿,他抱着一捆干柴,让干柴着绳索滑到敌船,点燃火折子就往敌船上丢!
爆炸声接连响起,江面上腾起团团火光。太史慈的箭法越发凌厉,火箭在空中划出弧线,落在哪里,哪里就燃起火焰。甘宁站在旗舰上,看着对面成大器指挥有条不紊,士兵们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看着将领亲自擂鼓助战,鼓声竟盖过了江涛和爆炸声。他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在江上打家劫舍,活得像条野狗。
鸣金收兵!甘宁突然下令。锦帆贼们愣住了,却还是依令撤退。甘宁翻身跳上成大器的楼船,甲板上的火还在燃烧,成大器正指挥士兵灭火,脸上沾着烟灰,眼神却亮得惊人。
我输了。甘宁愿意投效临淄侯麾下甘宁的声音有些沙哑,但我有个条件。
成大器挑眉:你说。
我那些弟兄,不能打散。甘宁望着远处收拾残局的锦帆贼,他们大多是些无家可归的流民,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成大器突然笑了,他扔掉手中的灭火桶,走到甘宁面前,解开自己的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伤疤——那是在巨鹿之战时,为救廖化被官军所伤。我成大器的队伍里,没有贼寇,只有兄弟。他身边的亲卫,他们跟着我出生入死,我让他们有肉吃,有酒喝,有尊严地活着。
太史慈走过来,将自己的角弓递给甘宁:甘将军,等咱们回去青州,我陪你较量真正的较量一场。
甘宁看着太史慈真挚的眼神,看着那些浑身是伤却眼神坚毅的士兵,突然单膝跪地:末将甘宁,愿追随主公,共归青州!
成大器连忙扶起甘宁,“吾得兴霸,尤鱼得水耳,”
三日后,江面上出现了一支奇特的船队。前面是三艘楼船,挂着字大旗,后面跟着百余艘快船,锦帆边缘绣上了青色的云纹。甘宁站在船头,不紧不慢的指挥着船队前进。太史慈正在教那个孤儿射箭,小家伙拉不开强弓,他就弯腰帮着稳住弓身。成大器站在望楼,看着太史慈和张绣比试投壶,看着周仓裴元绍护卫在张宁身边。他想起蛮荒深处的出生入死,想起巨鹿父老的期盼,想起青州的一切。
楼船的号角声与快船的铃铛声交织在一起,顺着长江水漂流远去。阳光洒在水面上,碎金般的波光里,仿佛能看见未来描绘的景象:江河安澜,百姓安居乐业,而那些曾经的贼寇与士兵,终将在同一片天空下,成为真正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