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以为,可即刻攻略青州。青州之地,富庶繁华,若能将其掌控,可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军械,此其一;攻略青州,可分散关东反贼的注意力,使其难以集中兵力进攻长安,此其二;若关东反贼再次联合,我们须防备后方,以免被两面夹击,占据青州,便是稳固后方的关键,此其三。”成大器言辞恳切,每说一点,便微微躬身,眼神中满是忧虑与忠诚。
他的面色如同白纸一般苍白,毫无血色,额头上更是冷汗涔涔,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然而,这看似虚弱不堪的状态,在此时此刻却成为了他向董卓表达忠心的最佳“利器”。
在场的众人目睹此景,无不为之动容,他们的脸上纷纷浮现出敬佩之色。有人惊叹于他在如此重伤之下,仍能强撑着身体前来拜见董卓;有人则对他的这份忠诚深感钦佩,认为他是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人。
小主,
就连一向多疑的董卓,在看到他这副模样后,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之意。董卓心想:“此人虽身受重伤,但却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前来拜见我,足见其对我忠心耿耿。”
“反贼安敢如此!”董卓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圆睁,随即语气缓和下来,安慰道:“护国真人前次在两关之前劳苦功高,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又出此良谋,解朝廷危机,真乃朝廷栋梁!来人,加封护国真人为征东将军,青州刺史!”
“谢太师!”成大器心中大喜,连忙再次躬身行礼,但脸上却依然保持着忧虑的神情,“只是,长安距青州路途遥远,何止万里。如今局势紧迫,若只派一般兵卒,怕是来不及了。恳请太师派几员得力武将随行,再拨3万铁骑,助末将破敌!”
董卓闻言,眼神瞬间警惕起来,目光如鹰隼般盯着成大器。他心中暗自思量,这成大器莫不是想要将自己麾下最得力的吕布挖走?当下沉声道:“不知征东将军想请何人?”
成大器心中暗骂董卓的多疑,他根本没想过吕布。以他对吕布的了解,此人反复无常,就算愿意跟随,日后也难以驾驭。他原本想除了招揽徐荣之外,再设法带走高顺或者张辽,可看董卓这警惕的模样,知道此事多半要落空,只好说道:“上将徐荣,颇有韬略,曾在战场上屡立奇功。若能得徐将军之助,末将定能大破贼军!”
董卓听了,微微松了口气,转头看向徐荣:“大方,你意下如何?”
徐荣向前一步,躬身道:“一切听凭丞相做主。”他心中对成大器充满感激,之前在战场上,成大器不顾危险救了他的性命。而且在此之前,成大器便刻意与他结交,两人私下里感情也颇为不错。如今成大器有难,他自然希望能伸出援手,只要董卓点头,他没有任何意见。
“既然大方不反对,那就走一趟青州。只是只有你一人,未免不足,你可还有其他人选?”董卓又将目光转向成大器。
成大器目光在厅内众人身上一一扫过,心中快速盘算。他想招华雄、张辽等人,可料想董卓未必会同意。略作思索后,他脸上露出微笑:“某想再借一人,杨奉将军麾下徐晃,听闻徐公明武艺精通,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能得他相助,此次青州之行,必能更加顺利。”
董卓皱了皱眉,他对徐晃并不熟悉,只当是个无名小卒,当下便大手一挥,同意了。
成大器心中一喜,但并未表现出来,继续说道:“末将还需一人为末将出谋划策。听闻牛辅将军帐下,有一主簿,姓贾名诩字文和,此人足智多谋,若能随末将前往青州,必能助末将成就大业。不知牛辅将军可否割爱?”
牛辅没想到成大器会提到贾诩,微微一怔,看向董卓。见董卓投来询问的目光,连忙道:“确实有此一人,平日为末将打理文案,颇为得力。”
董卓对贾诩并不了解,在他麾下,武将众多,谋士却寥寥无几,最看重的自然是李儒。至于贾诩,平日里颇为低调,若不是成大器提起,董卓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当下也不在意,直接说道:“如此,就让他随征东将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