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在熊熊烈火中痛苦地呻吟着,仿佛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无助地哭诉着自己的悲惨遭遇。那曾经金碧辉煌的宫殿,如今已化为一片废墟,残垣断壁间,还冒着缕缕青烟,仿佛是这座城市最后的喘息。
曾经的洛阳,是何等的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商铺林立,琳琅满目;达官贵人的府邸更是雕梁画栋,美轮美奂。然而,这一切都在董卓这只乱世豺狼的肆虐下毁于一旦。
董卓挟持着天子,如丧家之犬般逃往长安。在离开洛阳之前,他下令纵火焚烧这座城市,仿佛要将自己的罪恶一并埋葬。冲天的烈焰如恶魔般吞噬着一切,将天际染成了一片猩红,滚滚的黑烟遮天蔽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黑暗之中。
大火肆虐,百里方圆内的鸡犬都未能幸免,它们在火海中惨叫着,挣扎着,最终化为一堆焦炭。昔日的洛阳城,如今已变成了一片焦土,瓦砾遍地,满目疮痍,宛如人间炼狱一般。
在这废墟之下,却隐藏着一件足以搅动天下风云的至宝——传国玉玺。相传此乃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所制,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皇权正统的象征,得之者便似握有天命。董卓的暴行让洛阳百姓流离失所,而这传国玉玺,却在混乱中被有心人藏入枯井,静待有缘人。
此时,各路诸侯组成的讨董联盟正驻扎城外。孙坚,这位有着“江东猛虎”之称的猛将,心急如焚地奔向洛阳。他深知,若能在此乱世中立足,传国玉玺或许就是那关键的筹码。当他远远望见洛阳城的惨状时,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董卓暴行的愤怒,又隐隐期待着能寻得那传说中的宝物。孙坚果断发兵灭火,随后安排诸侯们在荒地上安营扎寨,表面上是安顿军马,实则是为自己寻找玉玺争取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心急如焚、火急火燎地前来拜见盟主袁绍。他的步伐显得有些匆忙,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亟待解决。当他见到袁绍时,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对方,脸上流露出一种急切的神情。
曹操开门见山地说道:“本初兄啊,现在董卓那老贼已经往西逃窜了,这可是一个乘胜追击的绝佳时机啊!我们怎么能按兵不动呢?”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急和不满。
然而,袁绍却不紧不慢地捋着自己的胡须,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各路兵马都已经征战了很长时间,大家都已经疲惫不堪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贸然去追击董卓,恐怕不仅无法取得胜利,反而会让我们自己的兵力受到损失啊。”
曹操听到袁绍这样说,气得满脸通红,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大声反驳道:“董贼他焚烧宫室,劫持天子,搞得天下震动,人心惶惶!这分明就是上天要让董卓灭亡啊!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奋力一战,必定能够平定天下。可你们这些人为什么却如此犹豫不决呢?”
尽管曹操言辞激烈,但诸侯们却各怀心思,纷纷以各种理由来推脱,没有人愿意冒险去追击董卓。有的说自己的军队需要休整,有的说粮草不足,还有的说担心被其他势力偷袭。
曹操见状,怒不可遏,他紧紧咬着牙关,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竖子不足与谋!”说完,他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毅然决然地率领着自己麾下的兵马,趁着夜色,如疾风般地朝着董卓逃窜的方向追去。
而在这风云变幻之际,另有一人也在暗中谋划着。成大器,一位心怀壮志、野心勃勃之人,他深知传国玉玺的价值,早已暗中安排廖化埋伏在洛阳,伺机抢夺玉玺,务必赶在孙坚之前得手。此时的成大器,在安排好洛阳方面的事宜后,又将目光投向了断后的徐荣。
徐荣,这位被历史低估的猛将,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早已声名远扬。早在关东诸侯进军至汜水关之前,他就曾与孙坚交锋。面对勇猛无比、又有程普、黄盖等名将辅佐的孙坚,徐荣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巧妙布局,打得孙坚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后来在阻击曹操追击董卓本部时,徐荣更是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尽管曹操兵力处于劣势,但徐荣手中既无出色谋士出谋划策,也无猛将冲锋陷阵,却依然能将曹操这位日后名震天下的军事家逼入绝境。在成大器看来,徐荣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若能将其收入麾下,必能增强自己的实力。
成大器打开地图,仔细研究徐荣的位置。此时吕布在洛阳附近,局势看似大局已定,成大器心中一横,决定冒险一试。他亲自带领张辽、张秀两位猛将,以及五千精锐的西凉铁骑,朝着徐荣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行人快马加鞭,很快便来到洛水之畔。突然,一支军队如鬼魅般杀出,为首将领手持长枪,厉声喝道:“尔等何人!?”成大器勒住缰绳,神色自若地朗声道:“吾乃护国真人成大器,尔等为何在此?”那将领一听“护国真人”之名,脸上顿时露出敬畏之色,连忙下马躬身行礼:“末将见过真人!徐荣将军在此设伏,准备将来犯之兵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