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则,可极大加剧刘表的猜忌与恐慌。
刘备得此名器,在荆南行事便名正言顺,刘表若想压制,便是对抗朝廷旨意。
这等于在刘表后院点起一把火,让他首尾难顾,更加依赖朝廷的‘调解’。”
“第二步,褒奖与威慑并施,稳住孙策。”
“对孙策,朝廷的‘讨逆将军’封号已下,承认其占据江夏。
接下来,可再发一诏,嘉奖其‘克复江夏,扬朝廷声威’,并关切询问其军中可有困难,朝廷可酌情‘赏赐’部分江东稀缺的物资,如北地良马、精铁等。
但诏书中需明确提及,‘荆州乃朝廷疆域,望将军谨守江夏,勿要擅启边衅,惊扰黎庶’。
这是给他甜头,也是划下红线。
同时,令江东细作密切关注其动向,尤其是水军调动,若有异动,立刻来报。”
“第三步,施恩与离间,搅动荆州。”
“对刘表,朝廷的申饬诏书已使其压力倍增。
此刻,当再派一得力使者,持天子节杖,前往襄阳。
此行者,需善于辞令,精通权变。
其使命有三:
一,代表朝廷‘慰问’刘表,安抚其受惊之心,重申朝廷支持;
二,当面‘协调’孙刘矛盾,提出诸如‘以江水为界,各自罢兵’等看似公允实则偏袒刘表的方案,拖延时间;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暗中接触荆州内部对刘表不满、或心向朝廷的士族、将领,如伊籍、霍峻,乃至……蔡瑁、蒯越。”
“蔡瑁、蒯越?”
刘晔微微皱眉,“此二人乃刘表姻亲、心腹,恐难策反。”
郭嘉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未必需要其立刻反正。
只需让他们明白,朝廷势大,未来可期。
在刘表与朝廷之间,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足矣。
人心微妙,尤其是这些盘算家族利益的士族首领,只要种子埋下,时机一到,自会发芽。”
“第四步,北固南望,暗蓄实力。”
“北线,传令鲜于辅,袭扰策略不变,但要更加灵活,避免与颜良部决战,以保存实力为主。
同时,令国渊、枣祗,加紧兖州、青州屯田,推广新式农具,广积粮草。
令赵云、张辽、徐晃等将,严格操练新军,整备器械,尤其是水军!
未来之争,大江之上,必有我一席之地!”
他一番谋划,如同编织一张无形的大网,将南方的孙、刘、刘三方都笼罩其中,既有明面上的扶持与约束,也有暗地里的分化与制衡。